骨質疏鬆性的胸腰椎壓迫性骨折
-
簡介
骨質疏鬆是老年人非常常見的問題,這些人也容易產生脊椎的壓迫性骨折(compression fracture)。如果出現急性的椎體壓迫,患者常會出現明顯的疼痛,嚴重者甚至出現神經學的壓迫。
臨床表現
(1) 慢性的壓迫性骨折
-
通常沒有症狀,可能在X光上意外發現
-
患者可能會變矮或出現駝背(kyphosis)的狀況
(2) 急性的壓迫性骨折
-
患者會出現非常急性的疼痛,有些甚至需要住院治療
疼痛可明確的指出,且和活動有關係 -
不一定有一個明確的創傷事件
可能在彎腰、咳嗽、提重物之後出現急性的疼痛 -
疼痛通常侷限在脊椎塌陷處
但可能會輻射到腰部、腹部、後上腰髂處 -
若骨頭的碎片往後壓迫到神經,可能會產生神經學症狀
(3) 再次骨折的風險
- 過去若曾有壓迫性骨折,未來產生壓迫性的骨折風險顯著提高
鑑別診斷
-
壓迫性骨折可能導因於骨質疏鬆,但要小心其他可能的成因
-
若患者年紀不大,或出現在T4以上(且沒有其他節有受損),一定要找是否有骨質疏鬆外的成因!
-
重要的鑑別診斷包括osteomalacia、副甲狀腺機能亢進、血液科疾病、感染(如TB)、肉芽腫疾病、骨轉移等
評估
(1) 神經學檢查
- 如果出現局部神經學缺損,則需要做進一步的影像學檢查(CT、MRI)
- 並會診脊椎外科醫師,評估是否需要手術
(2) 抽血檢查
- 須包含基本的CBC、生化檢查(包含鈣磷、albumin、total protein、肝指數、電解質等)
- 目標在排除其他造成壓迫性骨折的成因(尤其是腫瘤!)
(3) 影像學檢查
- X光上能看到錐體變扁、塌陷等狀況
- 嚴重度可以依照塌陷的程度,區分為三個等級
Grade 1:20-25%高度的變形
Grade 2:25-40%高度的變形
Grade 3:40%高度以上的變形
(4) 骨質疏鬆的評估
- 可以安排Dual-energy X ray absorptiometry (DXA),能夠評估骨質密度
治療
(1) 初步治療
-
積極疼痛控制
先從口服開始,嚴重者考慮住院疼痛控制 -
椎體整形手術(vertebral augmentation)
通常用於非常嚴重的疼痛,且對於保守治療不佳者 -
活動與復健
通常建議盡快恢復日常活動,而不要完全臥床
後續也會考慮安排物理治療,加強步態和核心肌群
(2) 長期治療
- 骨質疏鬆的治療(ex. denosumab、raloxifene、雙磷酸鹽、副甲狀腺素等)
- 處理underlying的疾病
Reference
Rosen HN, Walega DR (2018). Osteoporotic thoracolumbar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treatment. Retrieved 2019 Jan 26th from www.uptodate.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