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igation

    Tiny Notes

    • Register
    • Login
    • Search
    • 首頁
    • Notes
    • Ask
    • Latest
    • Hot
    • Tags

    放射線治療造成的腸胃道毒性

    每日 Notes
    放射腫瘤科 肝膽腸胃科 腫瘤科
    1
    1
    1022
    Loading More Posts
    • Oldest to Newest
    • Newest to Oldest
    • Most Votes
    Reply
    • Reply as topic
    Log in to reply
    This topic has been deleted. Only users with topic management privileges can see it.
    • T
      TinyNotes last edited by

      簡介

      在接受胸腔、腹腔、或是骨盆的放射線治療時,可能會合併有腸胃道的毒性。這些不良反應可能會影響患者能夠接受的最大劑量,進而降低了治療的效果。

      不良反應產生的時間

      • 急性毒性:在接受放療後,短時間產生的不良反應

      • 晚期毒性:在接受放療後,三個月後產生的不良反應

      食道炎

      (1) 病生理機轉

      • 急性毒性→導因於放射線對於basal layer的傷害,黏膜會變薄
      • 晚期毒性→食道肌肉層(musculature)的發炎和結痂

      (2) 急性毒性

      • 包括吞嚥困難、吞嚥疼痛、胸骨下不適
      • 通常在接受放射線治療後2-3周內產生
      • 患者可能會出現突發、尖銳的胸痛,且可能轉移到背部

      (3) 晚期毒性

      • 通常在接受放療後3個月產生(平均6個月)
      • 以吞嚥困難表現→可能和窄縮、蠕動變差有關

      (4) 診斷

      • 在照射放療後,出現吞嚥困難或疼痛的患者要想到!
      • 胃鏡可以看到黏膜發炎和潰瘍

      (5) 治療

      • 急性食道炎
        主要以症狀治療為主,包括止痛藥、減少胃酸分泌的藥物(ex. H2 blocker、PPI等);也可以調整飲食,讓患者能夠有足夠的熱量來源

      • 食道窄縮(stricture)
        用內視鏡擴張,但要小心破裂的風險

      胃炎

      (1) 病生理機轉

      • 放射線可能會造成胃酸製造下降、胃壁細胞凝固性壞死、黏膜變薄水腫、慢性發炎浸潤。

      (2) 危險因子

      • 和放射治療的劑量以及同時使用的化學治療有關係

      (3) 臨床表現

      • 急性毒性
        噁心、嘔吐、消化不良、腹痛、無力等
        通常在放射治療後1-2周緩解

      • 晚期毒性
        可能會合併腹痛、胃潰瘍、antrum窄縮

      (4) 診斷

      • 在接受放療後,出現噁心、嘔吐、腹痛的狀況要想到
      • 可安排內視鏡檢查,可能看到黏膜糜爛、潰瘍、萎縮等狀況

      (5) 治療

      • 噁心嘔吐→可以給止吐藥物治療
      • 腹痛、消化不良→給H2 blocker、PPI等

      腸炎

      (1) 病生理機轉

      • 腸胃道上皮對於放療及化療敏感,因此容易出現許多急性及慢性傷害
      • 可能會造成發炎和潰瘍,甚至造成破裂和瘻管等
      • 潰瘍癒合後,可能會出現腸道狹窄、甚至阻塞
      • 這些慢性變化會導致營養的吸收變差

      (2) 危險因子

      • 包括放射線的劑量、以及同時使用的化學治療

      (3) 臨床表現

      • 急性毒性
        包括腹瀉、腹痛、噁心、食慾不振、無力等
        放射線造成的腹瀉,通常發生在治療後第三周產生,並常在治療結束後2-6周左右緩解

      • 慢性毒性
        通常在接受放療後8-12周產生
        包括吸收不良、腹瀉、腹脹等狀況
        嚴重者,甚至造成腸道窄縮→小腸部分或全部阻塞

      (4) 診斷

      • 在接受放療後,產生了腹瀉、腹痛等狀況

      (5) 治療

      • 症狀治療(止瀉藥物、飲食調整)
      • 如果產生阻塞症狀,考慮手術治療

      直腸炎Proctitis

      (1) 病生理機轉

      • 急性毒性:暴露放射線後→造成黏膜的直接受損
      • 慢性毒性:上皮萎縮、纖維化、慢性黏膜缺氧

      (2) 臨床表現

      • 急性毒性
        腹瀉、黏液便、裏急後重、甚至出血

      • 慢性毒性
        症狀和急性毒性類似,但出血的狀況通常更為嚴重
        有些患者可能出現排便困難的狀況

      (3) 治療

      • 急性毒性
        以症狀治療為主(ex. 止瀉藥、butyrate enema)

      • 慢性毒性
        若有持續的症狀,可以考慮給sucralfate enema
        若無效,可以考慮用內視鏡治療
        若有嚴重的阻塞症狀,可能要考慮氣球擴張,或是手術

      肝毒性

      (1) 病生理機轉

      • 主要以venoocclusive disease為表現→central vein thrombosis
      • 進而導致上游的血液淤塞,造成出血
      • 急性肝炎可能會致命,也可能進展至纖維化、肝衰竭等

      (2) 臨床表現

      • 通常是在放療後2周到4個月
      • 可能出現疲倦、體重增加、肚子變大、右上腹痛等
      • 抽血典型看到ALK-P升高;但ALT、bilirubin通常正常

      (3) 診斷

      • 患者在放療後,出現腹水、肝腫大、肝指數升高等表現

      (4) 治療

      • 以支持性治療為主,並給予症狀治療
      • 大部分在3-5個月緩解,但少部分可能會進展至肝硬化或肝衰竭

      Reference

      Czito BG, Meyer JJ, Willett CG (2018). Overview of gastrointestinal toxicity of radiation therapy. Retreived 2018 Nov 27th from www.uptodate.com

      1 Reply Last reply Reply Quote 0
      • First post
        Last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