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脊髓液的檢驗
-
腦脊髓液的生理
(1) 製造
-
CSF由位於大腦腦室的脈絡膜(choroid plexus)所製造
-
在正常成人,通常有125-150cc的腦脊髓液
-
平均每小時會製造20cc
-
其中有20%在腦室中,其他則分布在蛛網膜下腔中
(2) 循環
-
由脈絡膜製造後,腦脊髓液會在腦室中流動
-
並經由aperture進入蛛網膜下腔中
-
最後,腦脊髓液會被arachnoid villi吸收,進入venous sinus中
壓力
-
正常的opening pressure為10-20cmH2O (各版本有所差異,注意單位!)
-
壓力升高的原因
- 和腦脊髓液的製造、循環、吸收異常有關係
- 製造增加、循環受阻、吸收變慢都可能造成CSF壓力升高
顏色
-
正常應該為澄清、無色
-
200 WBC/mm3或400 RBC/mm3 →就可能讓CSF的顏色轉為混濁
若RBC > 600/mm3 →變bloody -
Xanthochromia
當紅血球進入腦脊髓液中,血紅素會被降解為oxyhemoglobin,接著再被轉為bilirubin,使得腦脊髓液會呈現黃色或粉紅色
細胞
(1) 正常來說,腦脊髓液應該是沒細胞的
- 正常範圍:RBC或WBC不超過5個/mm3
(2) Pleocytosis
-
CSF的白血球濃度升高
-
在多種感染及發炎疾病都可能升高
-
在細菌性腦膜炎,通常以PMN為主
在病毒性腦膜炎,則通常以lymphocyte為主
化學成分
(1) 蛋白質
-
成人的正常範圍:23-38mg/dL
-
在多種感染及發炎疾病會升高
蛛網膜下腔出血的患者,蛋白質也常會升高
(2) 免疫球蛋白
-
正常狀況,免疫球蛋白不會進到CSF中
血漿與CSF中的免疫球蛋白比值,正常會超過500:1 -
若CSF內有單株的抗體升高 (Oligoclonal band)
要想到多發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
其他可能包括感染(ex. Lyme disease)、自體免疫疾病、腦部腫瘤等
(3) 葡萄糖
-
CSF和血漿的葡萄糖比值,正常要大於0.6
如果CSF葡萄糖濃度低,稱為『hypoglycorrhachia』 -
如果CSF的葡萄糖低於18mg/dL,通常是細菌性腦膜炎
-
相關鑑別診斷
感染、腦膜轉移、白血病、中樞神經淋巴瘤、嚴重蛛網膜下腔出血、neurosarcoidosis等
Cytology
- 若為腦膜轉移(leptomeningeal seeding),抽CSF可以看到惡性腫瘤細胞
Reference
Johnson KS , Sexton MJ (2019). Cerebrospinal fluid: Physiology and utility of an examination in disease states. Retrieved 2019 Feb 5th from www.uptodate.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