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igation

    Tiny Notes

    • Register
    • Login
    • Search
    • 首頁
    • Notes
    • Ask
    • Latest
    • Hot
    • Tags

    深層真菌感染 Deep Fungal Infection

    每日 Notes
    感染科 皮膚科 真菌感染
    1
    1
    432
    Loading More Posts
    • Oldest to Newest
    • Newest to Oldest
    • Most Votes
    Reply
    • Reply as topic
    Log in to reply
    This topic has been deleted. Only users with topic management privileges can see it.
    • T
      TinyNotes last edited by TinyNotes

      簡介

      大部分的真菌主要影響表皮,但有些真菌能夠侵犯更深層的皮膚,通常存在於土壤和植物的菌種。感染後會產生許多結節、肉芽腫等。若患者有免疫抑制的狀況,可能會造成更為廣泛的感染。

      Sporotrichosis

      (1) 感染源:Sporothrix schenckii

      (2) 傳染途徑

      • 通常存在於植物上,主要分布於溫帶和熱帶

      • 職業暴露很重要,包括從事農業、園藝、製紙的人

      • 真菌經由皮膚傷口進入,並在局部生長
        可以經由淋巴散布,產生nodular lymphagitis

      (3) 臨床表現

      • 固定的皮膚病灶

        • 在受傷後數周,產生丘疹、膿皰、結節性病灶
          病灶可能會擴大,產生疣狀斑塊

        • 附近的淋巴可能會發炎、腫大

        • 以手背/手指的感染最為常見

      • Nodular lymphagitis

        • 經由淋巴系統散布感染
        • 最常見從手指感染→影響到前臂(病灶呈線狀分布)
      • 散布性感染

        • 通常在免疫抑制患者出現
        • 由肺部感染→進入血液→散布至皮膚/關節/眼睛/腦膜

      (4) 診斷

      • 臨床懷疑,並由培養確診

      (5) 治療

      • Itroconazole治療
      • 通常對於藥物反應良好,但可能復發

      Phaeohyphomycoses

      (1) 名詞定義

      • 是一群異質性的真菌感染,感染源為黑色黴菌(dematiaceous fungi)

      • 真菌特徵:細胞壁含有melanin

      • 為伺機性感染菌種,通常存在於土染和植物中,經傷口感染

      • 主要存在於熱帶和亞熱帶

      (2) 臨床表現-真菌足腫(Eumycetoma)

      • 感染源:Mardurella spp

      • 病灶處腫大、產生sinus tract和瘻管、流膿
        原本的組織結構常會變形

      • 病灶分布
        單側的腿部、足部、手

      • 併發症
        淋巴結腫大、細菌次發性感染、擴展至筋膜肌肉、功能受損

      (3) 臨床表現-著色芽生病(Chromoblastomycosis)

      • 小病灶匯聚成結節、疣狀、斑塊病灶

      • 病灶可能會逐漸擴張至鄰近皮膚和軟組織

      • 可能會沿著淋巴系統感染

      • 併發症:細菌感染、慢性水腫、象皮病等

      (4) 診斷

      • 染KOH,真菌培養,確認感染的菌種
        (註:真菌足腫要和nocardia造成的感染鑑別)

      (5) 治療

      • 常需要合併手術治療和系統性抗真菌藥物(ex. Itraconazole)

      Reference

      Fizpatrick's color atlas and synopsis of clinical dermatology

      1 Reply Last reply Reply Quote 0
      • First post
        Last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