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造成的色素沉著
-
簡介
藥物造成的色素沉積並不少見,可能導因於內源性或外源性的色素沉積於皮膚。
常見的相關藥物
-
Amiodarone
-
抗瘧疾藥:Chloroquine、quinine等
-
抗生素:Minocycline、Clofazimine、zidovudine
-
抗癲癇藥:Hydantoins
-
抗癌藥:Bleomycin、cyclophosphamide、doxorubicin等
-
其他:金屬、激素(ex. ACTH)、胡蘿蔔素等
Amiodarone
-
當累積劑量超過40g,並服用超過4個月,有75%的患者出現色素沉著
-
較常見於皮膚phototype I和II的人身上
-
初期呈現暗紅色,後期轉為藍灰色病灶(尤其在曝曬區)
-
病生理:Lipofusin類物質沉積在巨噬細胞和內皮細胞中
Antimalarials
-
包括Chloroquine、quiniine等,當服用這類藥物超過4個月,有25%患者出現色素沉積
-
皮膚病灶:出現棕色、棕灰、藍黑色的色素沉積
-
位置:前脛、臉、頸部、硬顎、指甲下
也可能出現在角膜或視網膜 -
病生理:melanin或hemosiderin
Minocycline
-
通常在服用劑量超過50g產生
-
皮膚病灶:呈現灰藍色
-
分布位置
腿的伸側、腳踝、腳背、臉部(尤其是眼周)、創傷發炎處、硬顎、牙齒、指甲 -
病生理:由含鐵的棕色色素造成(非melanin造成)
Bleomycin
(1) 病生理
- 在輕微發炎處,表皮的melanin增生
(2) 病灶特徵:
- 在皮膚搔抓處出現平行的線狀斑紋,呈現棕色或黑色
- 稱為『Flagellate pigmentation』
(鑑別診斷:香菇造成的Shitaki dermatosis)
(3) 位置
- 背部、手肘、小關節、指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