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igation

    Tiny Notes

    • Register
    • Login
    • Search
    • 首頁
    • Notes
    • Ask
    • Latest
    • Hot
    • Tags

    急性肝臟衰竭

    每日 Notes
    肝膽腸胃科 肝臟衰竭
    1
    1
    3058
    Loading More Posts
    • Oldest to Newest
    • Newest to Oldest
    • Most Votes
    Reply
    • Reply as topic
    Log in to reply
    This topic has been deleted. Only users with topic management privileges can see it.
    • T
      TinyNotes last edited by

      簡介

      急性肝臟衰竭以急性肝損傷、肝腦病變、INR延長為主要表現,又被稱為猛爆性肝炎(fulminant hepatic failure)。若未治療,患者的預後相當不好,因此要及早診斷與治療!

      定義

      • 在過去無肝臟疾病及肝硬化的患者,出現了嚴重的急性肝損傷,合併有肝腦病變,以及肝臟合成功能異常(INR>1.5)。

      • 急性和慢性的切割點,各研究有所差異(常用的時間點為26周)

      • 急性肝臟衰竭,又可以依照疾病進展的時間,分成超急性(hyperacute,小於7天);急性(acute,7-21天)、亞急性(subacute,21天-26周)

      重要成因

      (1) 藥物相關

      • 分成intrinsic和idiosyncratic
      • intrinsic:藥物本身或其代謝物造成的肝臟傷害(如acetaminophen)
      • idiosyncratic:毒性無法預測,和個人體質有關
      • acetaminophen是藥物造成肝衰竭最重要的原因

      (2) 病毒性肝炎

      • 包括肝炎病毒、HSV、VZV、CMV、EBV等

      (3) 酒精性肝炎(通常被歸類為acute-on-chronic)

      (4) 自體免疫肝炎

      • 和anti-smooth muscle antibody、ANA等有關

      (5) Wilson disease

      • 為銅代謝異常,造成神經學病變和肝臟衰竭

      (6) 缺氧性肝臟病變

      • 如休克時灌流下降所導致的急性肝炎(shock liver)

      (7) 血管相關

      • Budd-Chiari syndrome、Veno-occlusive disease

      (8) 惡性腫瘤浸潤

      (9) 其他

      • 子癲前症、部分肝臟切除、毒素暴露、熱衰竭(heat stroke)等

      ※病毒和藥物相關的肝炎是造成成人急性肝衰竭最常見原因!

      臨床表現

      (1) 症狀

      • 許多症狀是不具特異性的,包括無力、疲倦、食慾變差、噁心嘔吐、右上腹痛、癢、黃疸、腹脹(腹水相關)

      (2) 肝腦病變

      • Grade I:行為改變、輕微混亂、嗜睡、語言不清
      • Grade II:疲倦、中度混亂
      • Grade III:明顯混亂、木僵、昏睡但刺激後可醒
      • Grade IV:昏迷、對疼痛無反應

      (3) 其他理學檢查表現

      • 黃疸、右上腹壓痛、肝臟腫大、腹水、血管內容積不足(ex. 姿勢性低血壓)

      檢查與評估

      (1) 常見的Lab變化

      • 肝臟功能受損:INR prolong、白蛋白下降、NH3升高
      • 肝臟酵素顯著升高(ALT、AST)、黃疸指數增加
      • 血小板低下

      (2) 肝臟酵素的變化

      • 急性肝炎產生後,測得的肝臟酵素會增加;但若細胞被嚴重破壞後,肝臟酵素反而會下降,因此要跟『疾病改善』做區分
      • 在疾病改善的狀況下,黃疸指數和INR會下降
        但若疾病持續進展,雖然肝指數下降,黃疸和INR會持續升高

      (3) 與成因相關的Lab變化

      • Acetaminophen:肝臟酵素非常高,bilirubin低,INR長

      • 缺氧性肝臟受損:肝臟酵素非常高、LDH升高

      • B型肝炎:肝臟酵素常到1000-2000IU/L,ALT常大於AST

      • Wilson disease:溶血性貧血(Coomb (-));肝臟酵素升高(<2000);AST/ALT>2;ALK-P正常;腎功能快速惡化、UA低

      (4) 影像學特徵

      • CT能看到肝臟的density比骨骼肌低、肝臟腫大、腹水等;也能夠協助判斷造成急性肝臟衰竭的原因
      • 在急性肝衰竭時,神經影像能看到腦水腫
      • CXR常能看到肺水腫或肺部感染

      (5) 總結

      • 肝臟衰竭變化非常快速,要盡快做完整的評估
        藥物史/飲酒史/病毒性肝炎/自體免疫(anti-SMA)/銅/毒素/懷孕/影像學

      • CBC/DC、腎臟功能、電解質、肝指數、肝臟功能(INR、albumin和NH3)懷孕(beta-HCG)、動脈血、乳酸等也要評估

      • 若無法找到明確原因,必要時安排肝臟切片

      診斷

      (1) 肝臟指標增加

      • 肝臟酵素上升(且常合併黃疸指數及ALK-P升高)

      (2) 合併肝臟功能失償的狀況

      • 包括肝腦病變及INR prolong

      治療

      (1) 原則

      • 急性肝衰竭是非常嚴重的狀況,需要監控患者的生命徵象及意識、並評估相關併發症的產生,常需要密切的抽血評估。治療基本上包括穩定生命徵象、治療肝炎成因、處理併發症、並給予支持性治療。

      (2) 治療underlying的問題

      • 依據成因,給予對應的治療(ex. 抗病毒藥物、N-acetylcysteine)

      (3) 急性肝腦病變的處理

      • 以腦水腫及腦壓升高為主要表現

      • 考慮做腦壓監測(Grade 2C)

      • 預防腦壓升高的方式,包括減少刺激、抬高床頭、維持體液平衡、預防性給3% saline(讓血鈉升高,減少腦水腫,目標145-155) (Grade 2C)

      • 腦壓升高的患者,可給予降腦壓的藥物(ex. Mannitol) (Grade 2C)

      (4) 肝移植的評估

      • 需評估肝臟恢復的可能性,以及是否有肝移植禁忌症的存在

      • 肝臟恢復的可能性評估

        • 肝腦病變的嚴重度、年齡、肝衰竭成因
        • 肝腦病變嚴重度越輕,自發恢復的機會越高
          小於10歲或超過40歲,自發恢復的機會較低
      • 成因與預後

        • 預後較好的成因包括A肝、acetaminophen中毒、缺氧、懷孕相關

        • 預後較差的成因包括B肝、自體免疫、Wilson disease、癌症、Budd-Chiari syndrome、原因不明等

        • 預後評估-MELD-Na
          藉由INR、Bilirubin、Creatinine和Na等指標來評估90天的死亡率

      • 肝臟支持
        可以做為等待肝移植的橋樑(讓患者能撐到肝移植),如MARS

      Reference

      • Goldberg E, Chopra S (2018). Acute liver failure in adults: Etiology,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diagnosis. Retrieved 2019 Jan 13th from www.uptodate.com

      • Goldberg E, Chopra S (2018). Acute liver failure in adults: Management and prognosis. Retrieved 2019 Jan 13th from www.uptodate.com

      1 Reply Last reply Reply Quote 0
      • First post
        Last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