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瘡腎病變Lupus nephritis
-
簡介
腎臟侵犯是紅斑性狼瘡非常重要的表現,許多患者在診斷時就有異常的尿液檢驗或Creatinine升高。其中,約有10%的患者會進展至ESRD,需要長期接受血液透析治療。
分類
(1) 可以依照組織病理學,區分成六個等級
- 需要經切片評估等級 (因為無法從臨床表現評估狼瘡腎病變的等級)
(2) Class I (minimal mesangial lupus nephritis)
- Mesangial出現免疫複合體的沉積
- 要在免疫螢光或電子顯微鏡下才能看到,光學顯微鏡無明顯異常
- 通常尿液檢查和血漿creatinine正常
(3) Class II (mesangial proliferative lupus nephritis)
- 以光學顯微鏡下的mesangial細胞增加或matrix擴張表現
- 但在光學顯微鏡下無法看到subendothelial的免疫複合體沉積
- 患者常以顯微血尿/蛋白尿表現
- 不太會有高血壓,且幾乎不會出現腎病症候群或腎功能不全
(4) Class III (focal lupus nephritis)
- 侵犯少於50%腎絲球的腎絲球腎炎
- 在電子顯微鏡下能看到局部的subendothelial免疫複合體沉積
- 通常會出現血尿和蛋白尿,甚至腎病症候群、高血壓、creatinine升高
(5) Class IV (diffuse lupus nephritis)
- 侵犯超過50%的腎絲球腎炎
- 依照受侵犯腎絲球的狀況(segmental或global),可以再分成IV-S和IV-G
- 患者幾乎都會有蛋白尿或血尿,且經常有腎病症候群/高血壓/腎功能不全
(6) Class V (lupus membranous nephropathy)
- 以廣泛的腎絲球微血管壁變厚表現
- 且在電子顯微鏡下看到subepithelial免疫複合體沉積
- 患者以腎病症候群為主要的表現,但可能合併有血尿或高血壓
(7) Class VI (advanced sclerosing lupus nephritis)
- 以廣泛的腎絲球(>90%)纖維化表現
- 患者常出現持續進展的腎功能缺損,合併有蛋白尿
(8) 其他
- 有些患者會出現類似ANCA相關的腎絲球腎炎,以明顯的壞死或新月形形成(crescent formation)表現
- 有些患者合併有腎小管/間質疾病,甚至出現腎小管酸中毒(type I RTA)
- 有些患者合併有血管內栓子產生,造成腎功能受損,尤其是在抗磷脂症候群的狀況下
(9) Silent lupus nephritis
- 有mesangial的增生性腎絲球腎炎,但沒有任何臨床表現的狀況
- 很罕見,但通常是比較良性的疾病進程
腎臟切片
(1) 能評估腎臟的侵犯程度,並評估腎功能惡化的原因
(2) 何時需要切片?
- 紅斑性狼瘡的患者,尿蛋白超過500mg/d,合併有血尿(dysmorphic RBC)或cellular cast。這些患者很可能有局部或廣泛的腎絲球腎炎或membranous lupus
(3) 狼瘡腎病變患者,何時需要再次切片?
- 腎功能快速升高;新出現或惡化的腎病症候群
- 疾病穩定一段時間後,出現新的尿液沉澱物
- 鑑別其他腎臟疾病的原因(ex. DM、藥物)等
治療-Class III和Class IV
(1) 前言
- Class III和Class IV的狼瘡腎病變要積極治療,因為這類患者的腎功能可能會持續惡化,甚至進展至ESRD
- 細節請參考ACR的guideline
但在臨床上,不一定會完全按照guideline,
(2) 慢性腎臟病治療
- 高血壓治療(通常選ACEi或ARB)、降血脂、慢性疾病控制
(3) 免疫抑制治療
-
幾乎所有Class III和Class IV的患者,都需要積極免疫抑制治療
-
分成『induction』和『maintenance』兩部分
Induction的目標是達到腎臟反應,降低疾病活性
Maintenance的治療是減少復發頻率,並降低治療相關毒性 -
Induction
首選為脈衝類固醇+ cyclophosphamide;或脈衝類固醇+MMF (Grade 1A) -
Maintenance
除了低劑量類固醇,還需要合併免疫抑制的藥物
通常首選為MMF(Grade 1B)
若無法耐受MMF,或預期懷孕,則考慮用Azathiprine
治療-Class V
(1) 前言
-
Lupus membranous nephropathy以腎病症候群為主要的表現,但可能合併有血尿或高血壓。
-
這類型的狼瘡腎病變被診斷時,可能不會合併其他SLE的臨床/血清學異常(ex. 補體可能正常、anti-dsDNA可能不會上升),但未來可能會出現其他SLE的表現
(2) 治療原則
-
高血壓藥物、降血脂藥物、抗蛋白尿的藥物、利尿劑、營養補充
部分患者需要給抗凝血劑,以預防靜脈栓塞的產生 -
單純Class V的腎病變
-
給予免疫抑制藥物的時機點仍有爭議存在,通常在嚴重蛋白尿/有不好預後因子的狀況下會給予免疫抑制藥物
-
用藥選擇包括steroid加MMF;steroid加cyclophosphamide;或steroid加calcineurin inhibitor (如cyclosporine或tacrolimus)
-
-
合併Class III或Class IV的腎病變
依照Class III或Class IV的腎病變治療方式治療
治療-末期腎病變
(1) 則需要考慮做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
(2) 可以考慮做腎臟移植
-
與其他ESRD的原因相比,狼瘡患者接受腎移植後,5年和10年的graft survival rates差不多
-
狼瘡患者在接受腎移植前,要先查過抗磷脂抗體,因為這類患者出現栓塞的風險較高
-
在狼瘡腎病變的患者,移植後約有2-11%的患者會再次發生腎炎
大部分在10年內產生,但通常較輕微且預後較好 -
若病理組織證實有復發的狼瘡腎炎,且合併腎功能惡化或蛋白尿,常需要給予免疫抑制劑治療 (Grade 2B),選擇包括類固醇合併MMF或類固醇合併cyclophosphamide
References
- Arthritis Care Res (Hoboken). 2012 Jun; 64(6): 797–808.
- Falk RJ, Dall'Era M, Appel MB (2019). Treatment and prognosis of diffuse or focal proliferative lupus nephritis. Retrieved 2019 May 2nd from www.uptodate.com
- Falk RJ, Dall'Era M, Appel MB (2017). Indications for renal biopsy in patients with lupus nephritis. Retrieved 2019 May 2nd from www.uptodate.com
- Bomback AS, Appel MB (2019). End-stage renal disease due to lupus nephritis. Retrieved 2019 May 2nd from www.uptodat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