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表皮鬆解症 Hereditary Epidermolysis Bullosa
-
簡介
先天性表皮鬆解症是一群罕見的遺傳性皮膚病,因為上皮/真皮層的連結受影響,導致創傷後產生水泡。其嚴重度差異很大,且可以依照臨床/組織/基因區分為許多不同的種類。
分類
可以簡單分成三個大類,每個大類下又有許多疾病
- Epidermolytic:又稱為EB simplex,為角質細胞間的分離
- Junctional:basal lamina的分離(表皮-真皮交界處)
- Dermolytic:又稱為Dystrophic,為表淺真皮(dermal papilla)的分離
流行病學
(1) 發生率
- 在美國,每100萬個活產,出現19.6個;若按照大類區分,分別為Epidermolytic(11)、Junctional(2)、Dermolytic(5)
(2) 盛行率
- 在美國,每100萬人有8.2個(只有記錄到比較嚴重的個案)
病生理機轉
- 因為基因缺陷→影響皮膚的連結分子→水泡產生
種類 分子 Epidermolytic Keratin 5 ; Keratin 14 ; Plectin 等 Junctional Collagen 17 ; Laminin- β 3 ; Laminin α 3 等 Dermolytic Collagen 7 等 Epidermolytic EB (EB simplex,EBS)
(1) 是一種創傷造成,且位於上皮層間的水泡疾病
- 最主要是keratin 5和14的基因突變
- 導致細胞間的連結不穩定,基底角質細胞分離
(2) 有多種類型,大部分為顯性遺傳
- 最常見的種類包括『Generalized』和『Localized』
(3) Generalized EBS
- 又稱為『Koebner variant』,為顯性遺傳
- 自從新生兒時期就會發病
- 主要發生於創傷的部位(腳、手、手肘、膝蓋等)
- 水泡破掉後,導致糜爛,但通常不太會留疤
- 通常不會侵犯指甲、牙齒、口腔黏膜等
(4) Localized EBS
- 又稱為『Weber-Cockayne subtype』,是最常見的EBS
- 通常在兒童時(甚至更晚)發病
- 在過度的運動、工作、軍事訓練後,於腳/手上出現『厚壁的水泡』
Junctional EB (JEB)
(1) 水泡於基底膜中產生,最主要是collagen 17和laminin的突變
(2) 遺傳模式:最主要是體染色體隱性
(3) Herlitz EB (JEB Gravis)
- 出生第一年的死亡率達40%,出生時出現全身水泡,指甲缺失,且大部分的黏膜表面都可能受到影響。水泡破掉後,產生非常疼痛的糜爛病灶。
(4) Non-Herlitz EB (JEB Mitis)
- 中度到嚴重的JEB,但死亡率較低,且隨著年紀增長而嚴重度下降。
(5) Generalized Atrophic Benign EB (GABEB)
- 出生時出現全身性的皮膚水泡,且四肢/軀幹/臉/頭皮有許多糜爛病灶
- 患者可以活到成年,但創傷後可能仍會持續出現水泡
- 在溫度較高的環境可能惡化
- 病灶癒合後可能會有萎縮的變化
- 其他:指甲病變、輕微的口腔黏膜侵犯,琺瑯質缺陷等
Dystrophic EB (DEB)
(1) 水泡於basal lamina之下產生,因此水泡癒合時會產生疤痕
(2) Dominant DEB
- 又稱為Cockayne-Touraine disease
- 於新生兒/兒童早期發病
- 於肢端出現水泡,合併指甲的病變;也能看到疤痕和Milia
(3) Recessive DEB
-
嚴重程度差異大,從輕微局部(RDEB mitis)到全身性(Generalized RDEB)都有可能
-
RDEB mitis
出生時出現肢端水泡、萎縮性疤痕 -
Generalized RDEB
全身性水泡、水泡會反覆侵犯同樣的位置、導致嚴重的疤痕與潰瘍;有些患者會出現併指(syndactyly)和指甲缺失
EB的診斷
- 臨床表現與病史;由病理切片確定皮膚裂開的位置
- 確定突變的基因
治療
- 最主要是支持性治療,做好皮膚的照護
- 基因治療正在研究當中
Reference
Fitzpatrick color atlas and synopsis of clinical dermat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