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igation

    Tiny Notes

    • Register
    • Login
    • Search
    • 首頁
    • Notes
    • Ask
    • Latest
    • Hot
    • Tags

    真菌性鼻竇炎

    每日 Notes
    感染科 真菌感染 耳鼻喉科 鼻竇炎sinusitis
    1
    1
    406
    Loading More Posts
    • Oldest to Newest
    • Newest to Oldest
    • Most Votes
    Reply
    • Reply as topic
    Log in to reply
    This topic has been deleted. Only users with topic management privileges can see it.
    • T
      TinyNotes last edited by

      簡介

      真菌性鼻竇炎導因於多種不同的真菌,其疾病嚴重度從輕微的刺激到腦膜炎都有可能。

      病生理機轉

      • 真菌的孢子被吸入後,可能會移生在呼吸道中

      • 大部分的患者沒有症狀,或只有輕微刺激

      • 在免疫抑制患者,真菌可能會快速進展,產生嚴重侵犯
        包括血液腫瘤、移植,DM、AIDS、免疫抑制藥物使用等

      • 造成真菌性鼻竇炎的菌種非常多樣,包括Aspergillus、Mucorales、Fusarium、黑黴菌(dematiaceous molds)等

      臨床表現-急性真菌性鼻竇炎

      (1) 菌種

      • 以Aspergillus、Mucorales、Fusarium為主

      (2) 症狀

      • 包括發燒、臉部疼痛、鼻塞、流鼻血、甚至影響視覺和意識
      • 若有臉麻和複視的表現,代表疾病已經侵犯到顱神經!
      • 在免疫抑制的患者,若出現鼻竇的症狀,記得找耳鼻喉科醫師評估,千萬不要輕忽!!!

      臨床表現-慢性真菌性鼻竇炎

      (1) 菌種

      • 以黑黴菌類(dematiaceous molds)和aspergillus為主

      (2) 症狀

      • 相對比較慢性、不明顯、以慢性的鼻竇症狀表現
      • 出現併發症的時間也較晚(ex. 視覺改變/神經學變化)
      • 這類患者的免疫抑制程度較輕

      診斷

      (1) 影像學評估

      • 可以安排電腦斷層,並注意是否有『骨頭的侵犯』
      • 必要時則安排核磁共振,評估顱內/眼眶/靜脈竇的侵犯

      (2) 切片

      • 確診主要經由組織診斷,並可以確認菌種
      • 組織學診斷非常重要,因為和治療的選擇有關

      治療

      (1) 盡早進行手術清創

      (2) 減少造成免疫抑制的原因

      (3) 抗真菌藥物

      • 若為Mucorcycosis,首選為liposomal amphotericin B
      • 若為Aspergillus,首選為voriconazole
      • 若為黑黴菌類,通常為慢性表現,可考慮給voriconazole
      1 Reply Last reply Reply Quote 0
      • First post
        Last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