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igation

    Tiny Notes

    • Register
    • Login
    • Search
    • 首頁
    • Notes
    • Ask
    • Latest
    • Hot
    • Tags

    COVID19 Quick Summary

    COVID-19專區
    covid19 感染科 洪明道醫師投稿筆記
    1
    1
    3620
    Loading More Posts
    • Oldest to Newest
    • Newest to Oldest
    • Most Votes
    Reply
    • Reply as topic
    Log in to reply
    This topic has been deleted. Only users with topic management privileges can see it.
    • T
      TinyNotes last edited by TinyNotes

      作者:亞東醫院 洪明道醫師

      內文調整日期:2021.5.29

      臨床表現

      • 台灣確診個案之症狀統計:咳嗽 (37.7%)、 發燒(32.1%) 、 流鼻水鼻塞(20.7%) 、嗅覺異常(15.1%)、味覺異常(9.5%)

      • 所有確診個案中,約八成為無併發症之輕症或無症狀感染,15%為肺炎,嚴重肺炎與 ARDS約6%,死亡率約1%

      • 重症危險因子:年紀大(>60歲)、抽煙、心血管疾病、COPD、DM、obesity、immunosuppressed

      血液生化檢驗

      • CBC:正常或 leukocytosis、lymphopenia(預後差)

      • 可能升高:D-Dimer, LDH, CRP, ferritin, PT prolong
        PCT大多正常,若上升預後較差

      • 入院時建議之檢驗(台灣CDC暫行指引):

        • 血液:CBC/DC, PT/aPTT,D-Dimer
        • 生化:腎(BUN/Cre), 肝(AST/ALT/ALP/TBil),離子(Na/K), LDH, Albumin , CRP, ESR , PCT , ferritin
        • Urine routine

      影像

      • CXR:不具特異性,從無發現到pneumonia都有可能
      • CT:不具特異性,包含GGO,consolidation,後期可能出現interstitial change
      • 若無症狀不做非必要檢查

      採檢與診斷

      • 採檢上呼吸道檢體時,不要從鼻孔或扁桃體上採樣,儘可能挖到nasopharynx
      • 肺炎或嚴重疾病的個案,單一次的上呼吸道檢體檢驗結果可能無法完全排除SARS COVID診斷。下呼吸道檢體檢驗(sputum,sunction)可能更容易呈現陽性反應。

      評估及治療概念

      • 將病人依照嚴重程度分級,給予不同治療

      • 輕中度且不需住院之病患:以監測觀察為主。美國FDA有兩款中和性抗體複方取得緊急授權使用(bamlanivimab + etesevimab, casirivimab imdevimab),台灣暫無

      • 中度住院病患:並無足夠證據支持常規使用remedesivir,高風險病患可考慮使用

      • 嚴重病患:若僅需低量氧氣,可用remedesivir。若病況惡化中則使用remedesivir + dexamethasone

      • 危急病患:以抗發炎治療為主搭配tocilizumab,不建議單獨使用remedesivir或tocilizumab。Tocilizuma為IL-6 inhibitor,台灣核准在RA、PJIA、SJIA等風濕免疫疾病

      alt text

      住院病人處置

      (1) 氧氣治療 (keep SpO2 > 94% )

      • 避免使用 Nebulizer (A+B)治療,可使用 Dry powder inhaler 或 MDI
      • 用non-rebreathing mask 取代 aerosol mask。
      • High flow nasal oxygen (HFNO), BiPAP的使用實證目前仍缺乏。在台灣CDC第十版建議中,有提到可以考慮使用HFNO,但需密切監控患者的臨床狀態,以防患者急速惡化。
      • 抽痰:使用封閉迴路系統
      • 插管前:病人若有自主呼吸,不建議使用ambu-bagging
      • 呼吸器模式:low tidal volume (4-8ml/kg), high PEEP(10 cm-H2O), Plateau pressure target 不超過 ‰30 cm-H2O

      (2) 藥物

      • 經主治醫師評估效益與風險,考慮對嚴重肺炎以上程度個案使用

      • Remdesivir
        成人劑量D1 200mg IV drip, D2-10 100mg
        使用的時間以五天為原則

      • Dexamethasone
        成人劑量 6mg QD,IV或PO皆可, 最多使用十天
        若有其他適應症(敗血症、COPD ),優先使用其他適應症的治療劑量

      • Baricitinib
        和Remedesivir並用於無法使用dexamethasone的患者(需用氧氣、未插管) (劑量:4mg QD 14天或到出院)

      • Tocilizumab
        用於嚴重肺炎(需要氧氣治療↑)、且發炎指數上升(CRP>7.5mg/dL) (劑量:8mg/kg ONCE;maximum 800mg)

      • 其他
        小型研究曾使用的藥物: 抗病毒藥物(ribavirin, lopinavir/ritonavir)、 免疫調節劑(interferon)、病患恢復期血清、單株/多株抗體。無強烈證據支持,不建議使用。

      參考資料

      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感染臨床處置暫行指引第十版
      Severe Covid-19, NEJM, December 17, 2020
      Mild or Moderate Covid-19, NEJM, October 29, 2020
      NIH COVID-19 Treatment Guidelines

      1 Reply Last reply Reply Quote 0
      • First post
        Last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