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igation

    Tiny Notes

    • Register
    • Login
    • Search
    • 首頁
    • Notes
    • Ask
    • Latest
    • Hot
    • Tags

    Subcutaneous fat necrosis of the newborn

    每日 Notes
    小兒科 皮膚科 脂膜炎
    1
    1
    148
    Loading More Posts
    • Oldest to Newest
    • Newest to Oldest
    • Most Votes
    Reply
    • Reply as topic
    Log in to reply
    This topic has been deleted. Only users with topic management privileges can see it.
    • T
      TinyNotes last edited by

      簡介

      Subcutaneous fat necrosis of the newborn (SCFN)是一種罕見的脂膜炎,通常在出生後數天到數周出現,且會自發性緩解

      流行病學

      • 足月或過預產期的新生兒,在前行事件後產生
        (早產兒也可能出現,但較少)
      • 相關的事件包括胎糞吸入、低體溫、窒息、缺氧、癲癇、妊娠糖尿病、子癲前症、菌血症、嚴重貧血等

      病生理機轉

      • 詳細的機轉並不清楚,低溫和缺氧可能都參與病生理機轉中
      • 有研究提出,可能和新生兒脂肪代謝缺陷,導致接觸低溫後脂肪細胞產生結晶、壞死、發炎等

      臨床表現

      • 為界線清楚、紅至紫色、一至多顆、硬的結節或斑塊(數mm-數公分)
        觸摸時不會熱,且通常不會痛

      • 主要分布於背部、肩膀、手、臀部、大腿、臉上等

      • 病灶太大時,可能會有局部的壓迫(ex. 壓迫到神經)

      • 相關併發症

        • 高血鈣:約出現在36-56%的患者
        • 其他包括血小板低下、高血脂、低血糖、貧血等

      診斷

      (1) 切片

      • 主要的特徵為lobular panniculitis,沒有血管炎
      • 能看到部分脂肪細胞壞死,且有大量的發炎細胞浸潤
      • 許多脂肪細胞仍保有其細胞的輪廓,但內有許多eosinophilic strands/granules,且有縱向的needle-shaped cleft (為TG)
      • 晚期的病灶會出現纖維化、鈣化

      (2) 診斷方式

      • Fine needle aspiration、超音波等

      (3) 相關鑑別診斷

      • Cold panniculitis
        兒童/成人可能出現,切片缺乏needle-shaped cleft,回溫後緩解

      • Sclerema neonatorum
        皮膚廣泛變厚,主要在大腿和臀部出現
        主要在出生後一周內產生
        切片下能看到needle-shaped cleft,但發炎不明顯

      • Post-steroid panniculitis
        主要在兒童出現,通常在快速減量類固醇10天後產生
        切片下能看到needle-shaped cleft,合併lobular panniculitis

      病程

      • 良性,預後佳,通常在數周至數個月緩解
      • 高血鈣是最常出現的併發症,可能會造成腎結石;但因為症狀不明顯,且可能在皮膚病灶出現後數周才產生,所以要記得定期監測血鈣的狀況!

      治療

      (1) 通常會自發性緩解,大部分採取保守治療即可

      (2) 要追蹤血鈣的狀況

      • 若有高血鈣要補水、降鈣、低鈣配方等
      • 小心腎結石的可能

      Reference

      Fitzpatrick dermatology 9th edition

      1 Reply Last reply Reply Quote 0
      • First post
        Last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