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igation

    Tiny Notes

    • Register
    • Login
    • Search
    • 首頁
    • Notes
    • Ask
    • Latest
    • Hot
    • Tags

    圓禿 Alopecia areata

    每日 Notes
    毛髮hair 皮膚科 禿頭alopecia
    1
    1
    361
    Loading More Posts
    • Oldest to Newest
    • Newest to Oldest
    • Most Votes
    Reply
    • Reply as topic
    Log in to reply
    This topic has been deleted. Only users with topic management privileges can see it.
    • T
      TinyNotes last edited by TinyNotes

      簡介

      圓禿(Alopecia areata,AA)是個常見自體免疫疾病,患者會出現非疤痕性(non-scaring)的局部落髮。除了頭髮外,身上其他毛髮也有可能受到影響。

      流行病學

      • 是個常見的頭髮疾患,全世界約0.2%的人有圓禿的狀況

      • 男女比例差不多

      • 各年齡層都可能出現,年輕人的發生率較高
        (圓禿是兒童禿髮最常見的原因)

      • 部分個案具有家族遺傳性

      • 約5%的患者為alopecia areata totalis (全部的頭髮脫落)
        約1%的患者為alopecia areata universalis (全身毛髮都脫落)

      臨床表現

      • 急性發作,圓形或橢圓型,界線清楚的禿髮區塊;病灶表面通常光滑

      • 病灶的數量及影響範圍不一,可能只有單一塊區塊,也可能廣泛分部

        • alopecia areata totalis:全部的頭髮都脫落
        • alopecia areata universalis:全身的毛髮都脫落
        • 此兩狀況可以突然發生,也可能是先出現局部落髮後再廣泛落髮
      • 圓禿的特徵

        • black dots (cadaver hairs, point noir)
          頭髮到頭皮表面就斷裂的狀況,以頭皮的小黑點表現
        • Exclamation point hairs
          頭髮的遠端比較粗,到近端後越來越細
      • Canities subita
        為突然的頭髮變白;因為白頭髮有時較不受到疾病的影響,使得黑髮脫落只留下白髮而已

      • 指甲的變化
        患者可能會出現nail pitting和trachyonychia (指甲表面粗糙)

      • 相關疾病
        此疾病可能和許多疾病有關聯性,包括甲狀腺疾患、白斑、異位性皮膚炎、乾癬等

      病生理機轉

      • 是個慢性的自體免疫疾病,患者的毛囊會受到胞殺性CD8 T細胞的破壞;另一方面,interferon相關的免疫反應也在病生理機轉中扮演角色
      • 可能也和基因有關係,因為有不少患者有家族史(10-42%)
      • 情緒壓力、抗氧化-氧化的失衡也可能有關係

      診斷

      • 主要由臨床表現診斷

      • 皮膚鏡/毛髮鏡:follicular ostia、exclamation point hair、cadaver hair、yellow dots等

      • 病理切片

        • 急性期時,患者會出現毛囊旁的免疫細胞浸潤 (swarm of bees)

        • 發炎細胞以CD4和CD8 T細胞以及自然殺手細胞為主

        • 在亞急性期和慢性期,發炎細胞的浸潤會不明顯

        • Telogen和catagen期的頭髮數量增加;Miniaturization (+)

      預後

      • 大部分的患者為單一事件,約60%的患者在一年後至少有部分的頭髮長回來
      • 部分患者則會復發
        40%在一年內復發;但一大部分患者可能超過五年後才復發

      治療

      (1) 局部治療

      • 外用高強度類固醇(如clobetasol),可以合併外用5% minoxidil

      • 病灶內類固醇注射(適合用於範圍<50%的患者),每4-6週可進行一次

      • 外用免疫治療(diphenylcyclopropenone,DPCP)

      (2) 系統性藥物

      • 系統性類固醇:可考慮使用類固醇,但目前仍有許多討論
      • JAK inhibitor:如tofacitinib

      Reference

      Fitzpatrick dermatology 9th edition, p1517-1523

      1 Reply Last reply Reply Quote 0
      • First post
        Last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