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dheim-Chester disease
-
簡介
Hisiocytosis為一群由histiocyte或吞噬細胞所造成的疾患,可以分成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 (LCH,細胞源自Langerhans cells)以及Non-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 (細胞源自單核球-巨噬細胞家族)。Erdheim-Chester disease (ECD)是一個罕見的non-Langerhans histiocytosis,患者典型會出現多發性的長骨病灶。
流行病學
為一罕見的疾病,過去文獻報導的個案少於100例
這些個案主要出現在成年男性,平均診斷年齡為50-60歲病生理機轉
-
ECD導因於myeloid progenitor cells的單株增生,常見和BRAFV600E的突變有關
-
BRAF會推動下游的RAS/RAF/MEK/MAPK訊號傳遞路徑,進而刺激細胞增生
-
其他可能出現的突變包括NRAS、KRAS、ARAF、PIK3CA、MAP2K1、ALK等
臨床表現
大部分患者被診斷時有骨頭的侵犯,且常合併至少一種的骨外侵犯,包括血管/心臟/肺臟/中樞神經/皮膚/尿崩症等
(1) 骨頭侵犯
- 幾乎所有患者都會出現對稱性的下肢骨幹(diaphyseal)/骨骺(metaphyseal)的骨硬化(osteosclerosis)
- 最常見的臨床表現為骨頭疼痛(約半數患者產生,主要在下肢)
- 影像學:雙側對稱性的長骨骨硬化
(2) 心血管侵犯
- 幾乎所有的患者會出現心臟的侵犯,是造成併發症的重要原因
- 包括瓣膜異常、心律或傳導異常、主動脈旁的纖維化(periaortic fibrosis)
- 心肌和心外膜的浸潤,可能會造成pseudo-tumor
(3) 中樞神經侵犯
- 約半數的個案出現,可以侵犯整個中樞神經,為不良預後的指標
- 臨床表現多樣,包括小腦的神經退化性疾病(約20%)、眼眶侵犯(25%,以凸眼/眼窩痛/眼球麻痺/失明表現)、無力、頭痛、顱神經麻痺、認知功能障礙等
- 腦垂腺的侵犯,常會以尿崩症表現
(4) 腎臟
- 組織的浸潤會導致類似腫瘤的病灶→hairy kidney
- 患者可能出現水腎、輸尿管狹窄、漸進性腎臟功能下降
(5) 肺臟
- 約25-50%的患者有肺臟或肋膜的侵犯,可能以喘或咳嗽表現
(6) 皮膚
- 約25%的患者出現,相對較少
- 在眼瞼常可見到Xanthelasma(黃色斑塊表現,通常病灶較廣泛),是一大特徵
(7) 相關的血液腫瘤
- 部分患者可能會合併血液疾患,包括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myelodysplastic syndrome等,因此需要長時間追蹤!
初期評估
(1) 病史詢問、理學檢查等(評估潛在的系統性侵犯)
(2) 抽血相關檢查
- CBC/DC;電解質/肝腎功能/發炎指數等;內分泌檢測
(3) 影像學及其他
- 心臟:心電圖、心臟超音波
- 骨頭及系統性侵犯:考慮CT、PET/CT、MRI等
(4) 病理
- 切片可以發現foamy histiocytes及Touton-type multinucleated giant cells的組織浸潤,細胞通常可以看到BRAFV600E的突變
- 這些histiocytes通常會表現CD114、CD68、CD163、Factor XIIIa、Fascin;不會表現CD1a和S100 (可和LCH區分)
診斷
搭配臨床和影像學,同時有典型的病理切片特徵,可以診斷ECD
治療
(1) 治療時機
- 通常是保留給出現症狀,或有中樞神經侵犯及其他器官功能受損的患者
- 若沒有症狀,且無中樞神經侵犯或器官功能受損的狀況,可考慮觀察
(2) 治療選項
-
若有BRAF V600E突變,可考慮用Vemurafenib治療
(若效果不好,則可考慮加入臨床試驗,或用其他BRAF抑制劑) -
若有其他突變(如NRAS、KRAS、ARAF、PIK3CA、MAP2K1、ALK等),可以考慮用上MEK inhibitor (如Cobimetinib)
(如果效果不好,考慮其他的MEK inhibitor或是interferon alfa) -
若沒有突變點
考慮再做一次新的切片,偵測是否有突變位點
如果還是沒有突變,則考慮用interferon alfa治療
預後
隨著interferon治療和其他標靶治療的發展,患者的預後獲得了相當的改善,有研究指出五年存活率可達70%
Reference
Eric Jacobsen (2021). Erdheim-Chester disease. Retrieved 2021 June 17th from www.uptodate.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