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igation

    Tiny Notes

    • Register
    • Login
    • Search
    • 首頁
    • Notes
    • Ask
    • Latest
    • Hot
    • Tags

    Wiskott-Aldrich syndrome

    每日 Notes
    免疫抑制 凝血疾患 小兒科 皮膚科 遺傳疾病
    1
    1
    252
    Loading More Posts
    • Oldest to Newest
    • Newest to Oldest
    • Most Votes
    Reply
    • Reply as topic
    Log in to reply
    This topic has been deleted. Only users with topic management privileges can see it.
    • T
      TinyNotes last edited by

      簡介

      Wiskott-Aldrich syndrome (WAS)是一種X-linked的遺傳疾病,導因於WASp的突變。患者會出現反覆的感染、血小板異常、以及濕疹。

      流行病學

      • 罕見的疾病,發生率約1/10萬活產兒
      • 為X-linked疾病,幾乎只出現在男性
      • 在帶有WAS基因突變的患者,約50%以WAS表現,另外50%的患者則可能以X-linked thrombocytopenia表現

      病生理機轉

      • 導因於WASp的突變,位於Xp11.22-11.23

      • WAS protein,為一種胞內的蛋白,和訊號傳遞及細胞骨架的重組有關

      • 若WASP突變,會影響免疫突觸(immunologic synapse)的產生以及T細胞的活化、T和B細胞的移動、以及抗體反應的啟動→細胞和抗體免疫都缺陷

      臨床表現

      (1) Classic triad

      • 出血、反覆細菌性感染、難治型的皮膚炎(只有25%全表現)

      (2) 容易出血

      • 是WAS最為常見的表現,約84%的患者出現
      • 可能導因於血小板數量低下或血小板的功能異常
      • 可能在出生後幾周到幾個月以血便來表現
      • 流鼻血/嘔吐物帶血/血尿/黏膜皮膚出血也可能出現

      (3) 反覆感染

      • WAS患者特別容易感染帶莢膜的細菌,包括Streptococcus pneumonia、Neisseria menigitidis和Haemophilis influenzae
      • 臨床表現包括中耳炎、鼻竇炎、肺炎、腦膜炎、敗血症、大腸炎等
      • 患者也容易出現病毒以及PJP感染
        (真菌感染相對較少,以Candida albicans較常見)

      (4) 異位性皮膚炎

      • 常見,約80%的WAS出現,通常在出生後數個月產生
      • 主要影響臉、頭皮、屈曲處→常會造成廣泛的病灶
      • 常合併次發性的感染(細菌、herpes、molluscum)

      (5) 自體免疫疾病

      • 約40%的患者合併自體免疫疾病
      • 包括血管炎、自體免疫溶血性貧血、IgA腎病變等

      (6) 癌症

      • 患者可能在青少年/年輕成人時出現癌症,又以B細胞淋巴癌(容易有淋巴結外和腦部的侵犯)和白血病最為常見
      • 患者若出現溶血性貧血→產生血液腫瘤的機會較高(預後較差)
      • 約25%合併自體免疫的WAS患者會產生惡性腫瘤

      實驗室檢查

      (1) 血小板低下

      • 通常會介於1000-80000/cumm不等
      • 血小板較小,且其聚集的能力出現缺陷

      (2) 免疫球蛋白

      • IgM和IgG通常會正常或偏低;IgA、E、D則會升高

      (3) 其他血球變化

      • 嗜酸性求升高、白血球低下、淋巴球低下等

      診斷

      (1) 何時要懷疑?

      • 男性患者,出現先天或早發性的血小板低下、血小板偏小;濕疹;反覆感染時要考慮此疾病的可能性
        (2) 確診
      • 可由基因檢測的方式,確定WASP基因的突變

      病程

      隨著治療的進步,有許多患者能夠活到成年,但仍有許多患者在10歲前因為感染/出血/腫瘤等問題而死亡

      治療

      • 預防性抗生素(如baktar)、施打疫苗,能減少感染的風險

      • 若合併大出血→輸血小板 (不建議預防性輸或在小出血時輸)

      • IVIG:若合併顯著的抗體缺乏,可以考慮補充

      • 若合併自體免疫疾病,可以考慮給Rituximab (在使用IVIG的患者相對安全)

      • 脾臟切除手術:能夠減少血小板低下的狀況,但會增加莢膜細菌菌血症的風險→非常規建議

      • 造血幹細胞移植
        能夠改善血小板的數量和功能,改善免疫狀況、改善皮膚炎的狀況

      • 基因治療
        目前在研究中,但有些個案反應良好,仍需要更多研究實證

      Reference

      Ochs HD (2019). Wiskott-Aldrich syndrome. Retrieved Jun 26th from www.uptodate.com

      1 Reply Last reply Reply Quote 0
      • First post
        Last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