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igation

    Tiny Notes

    • Register
    • Login
    • Search
    • 首頁
    • Notes
    • Ask
    • Latest
    • Hot
    • Tags

    猴痘 Monkey Pox

    每日 Notes
    感染科 新興傳染病 猴痘monkeypox 陳佑詳醫師投稿筆記
    1
    1
    798
    Loading More Posts
    • Oldest to Newest
    • Newest to Oldest
    • Most Votes
    Reply
    • Reply as topic
    Log in to reply
    This topic has been deleted. Only users with topic management privileges can see it.
    • T
      TinyNotes last edited by TinyNotes

      作者:陳佑詳醫師

      簡介

      起源於非洲的痘病毒,表現類似天花,近來出現全球疫情,特徵為發燒、頭痛、肌肉痛、淋巴腺腫大,數日後產生全身性皮膚病灶,多數為輕症,惟須密切監測疫情發展,雖已有授權的抗病毒藥物及專用疫苗,但仍無足夠研究

      病原

      • 猴痘病毒(monkeypox virus)是人畜共通的雙鏈DNA病毒,為痘病毒科、正痘病毒屬(Orthopoxvirus),比同屬的天花(smallpox)症狀輕、死亡率低

      • 目前發現主要兩種病毒株分別起源於剛果盆地(中非)及西非,前者毒性較高、也較易傳播

      • 與帶原的松鼠、猴子等動物有血液、體液或黏膜接觸可能感染;人與人間的傳播則可能透過近距離長時間的飛沫、皮膚病灶或環境感染,也會母子垂直傳染或性行為傳播,但仍待進一步研究

      臨床表現

      • 潛伏期約5-13天(可長達21天),症狀持續2-4周

      • 典型症狀如發燒、寒顫、頭痛、肌肉疼痛、倦怠、淋巴腺腫大等,約1-3天後出現皮膚病灶,最常出現在臉部、手腳及黏膜,通常會從紅斑、丘疹、水泡發展成膿皰,接著結痂後脫落

      • 然而,2022年爆發的西非株全球疫情中,有些僅觀察到生殖器、肛門或口腔的病灶,而無其他伴隨症狀

      • 多數病人為自限性輕症,然而中非株死亡率可高達10%

      診斷(疾管署2022年5月22日通報定義)

      (1) 臨床條件:同時符合以下條件

      • 皮膚病灶,如皮疹、斑疹、斑丘疹、水泡、膿皰等
      • 任一症狀:發燒、畏寒/寒顫、出汗、頭痛、肌肉痛、背痛、關節痛、(耳周、腋窩、頸部、腹股溝等)淋巴腺腫大
      • 無其他明顯病因,且已排除常見發疹性疾病如水痘、帶狀皰疹、腸病毒、淋病、梅毒、軟性下疳等

      (2) 檢驗條件:下列任一條件

      • 臨床檢體(水泡、血液、咽喉或結痂)分離並鑑定出猴痘病毒
      • 臨床檢體猴痘病毒分子生物學核酸檢測或定序為陽性

      (3) 流行病學條件:發病前21日內,具下列任一條件

      • 曾經與確定病例或出現症狀的極可能病例有密切接觸
      • 具有猴痘確定病例報告之國家旅遊史
      • 具有野生動物或非洲特有外來種動物(含屍體)暴露史

      (4) 通報定義:符合臨床條件或檢驗條件

      (5) 疾病分類

      • 極可能病例:符合臨床條件及流行病學條件
      • 確定病例:符合檢驗條件

      註:自2022年6月23日起,我國將猴痘列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須於24小時內通報,最佳採檢時間為發燒期(發病第1-3日)

      治療

      • 大多數病患為輕症,僅需給予支持性療法,以下藥物建議使用於嚴重病患或免疫低下者,我國目前尚未常備
      • Tecovirimat:有膠囊及注射劑型,過去核准用於治療天花及天花疫苗併發症,現緊急授權於猴痘治療但無臨床資料;成人劑量為600mg Q12H使用14天,建議確診後立即開始使用
      • Cidofovir & Brincidofovir:抗病毒藥物,核准用於CMV感染,動物實驗顯示對正痘病毒屬之感染有療效,未有臨床資料
      • Vaccinia immune globulin intravenous (VIGIV):天花免疫球蛋白,原核准用於天花疫苗的併發症,亦緊急授權於正痘病毒屬之感染

      預防

      • 避免接觸猴痘流行地區之嚙齒類及靈長類動物,食物須煮熟後食用

      • 避免與已知感染者密切接觸,醫院照護人員穿著標準防護裝備(PPE)

      • 天花(牛痘)疫苗有助於防範猴痘感染,然我國自1979年停止牛痘接種;目前發展猴痘疫苗接種於高風險工作者,如JYNNEOS及ACAM2000

      • 接觸確診者後建議密切觀察21天,一旦有症狀就隔離並接受採檢

      References

      •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網站
      • 世界衛生組織(WHO)網站
      • UpToDate
      1 Reply Last reply Reply Quote 0
      • First post
        Last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