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Syphilis
-
from wikimedia
一、簡介
- 梅毒(Syphilis)的致病原為梅毒螺旋體(Treponema pallidum),會造成慢性、系統性的感染,且中間有一段潛伏期。儘管檢查及治療普遍,每年仍約有1200萬名新感染者。
二、傳染途徑
- 主要傳染途徑:性行為傳染、母子垂直傳染(transplacental)
梅毒螺旋體穿過黏膜、受損皮膚,進入宿主體內
Primary lesion:通常在感染後2-6周出現 (下疳) - 血液傳染、非性行為接觸傳染則相對少見
三、流行病學
- 在歐盟各國,大約在1995年達到低點,從該年之後發生率慢慢上升
- 在台灣,每年約有6000-7000名感染者(緩慢爬升的趨勢)
- 危險因子:不安全性行為、性的社交網路、跨國性產業、娛樂性用藥等,重點是『不安全的性行為』,而不是性向的差異
四、一期梅毒(primary)
-
常在感染後2-6周,出現臨床表現
-
典型表現:感染處出現下疳(Chancre),大部分在外生殖器;但12-14%在肛門、陰道壁、子宮頸出現
-
外觀 :先以macule表現,後來形成界線分明的潰瘍,大部分不會痛,但少數患者出現非常疼痛的潰瘍。經常合併無痛性的淋巴結腫大
-
數量:大部分只有單個病灶,但2/3的HIV併梅毒感染者有多個病灶,可能合併其他細菌感染 (ex. Staphylococcus、Streptococcus)
-
一期梅毒若未處理,大約在2-3周後自行痊癒
-
鑑別診斷:
感染 非感染 Herpes、Chancroid、Lymphogranuloma venereum等 Bechet’s disease、SCC、Crohn’s disease等 五、二期梅毒(Secondary)
- 梅毒螺旋體在體內大量複製、散布,造成系統性的血管炎 (導因於螺旋體以及免疫反應)
- 通常在一期梅毒病灶痊癒後4-8 wks 出現,並持續數周至數個月
- 典型表現:全身性多樣的紅疹,great mimicker
可以是斑狀、丘疹狀、乾癬樣,經常會侵犯到手掌和腳掌 (非常重要!!!)
病灶通常不太會癢 (但在非洲及南亞裔的感染者上可能會癢)
可能出現疣狀的病灶,Condyloma lata
全身性症狀:淋巴結腫大、流感樣症狀(發燒、關節痛等)
少數患者會出現落髮、內臟的血管炎(ex.肝炎、腎炎等) - 若沒有處理,症狀大約在1-2個月後會自行消退→進入潛伏期
六、 隱性梅毒(Latency)
Early latent Late latent 感染後一年內,無症狀的梅毒感染者 感染一年之後,無症狀的梅毒感染者 - 潛伏期只能由血清學的資料做出診斷
七、 晚期梅毒(Late)
-
通常在早期梅毒緩解10-20年,晚期梅毒的併發症才出現
-
神經性梅毒(neurosyphilis)
-
大部分為 Asymptomatic neurosyphilis,當患者對於治療的反應效果不如預期時,要考慮進來
-
腦膜炎:頭痛、混亂、噁心、嘔吐、脖子僵硬,CSF中的protein和lymphocyte顯著 升高
-
Ocular syphilis:梅毒可侵犯眼睛的各結構(posterior uveitis和panuveitis最多),導致視力變差,經常和腦膜 炎相伴出現
-
Meningovascular neurosyphilis腦膜血管性梅毒:侵犯腦膜血管,導致血管炎、栓塞、缺氧,有些患者(e) 會出現中風的表現
-
Parenchymal neurosyphilis腦實質性梅毒:
全身癱瘓(General paresis),Tabes dorsalis (侵犯脊髓post. Column和dorsal roots),出現感覺性步態不穩(ataxia)、刺痛,患者常合併瞳孔不等大(Pupillary irregularities),Argyll-Robertson pupil (瞳孔小、對光無反應、對散瞳劑反應差、疼痛刺激瞳孔擴張差) -
心血管梅毒(Cardiovascular syphilis):主要侵犯到『升主動脈』→造成主動脈擴張、主動脈逆流(AR)
-
梅毒腫Gummatous syphilis:
梅毒腫(Gumma)現在相當少見,可以分布於身上各處,皮膚梅毒腫:圓盤狀/不規則的潰瘍或堆疊的肉芽腫組織,內臟梅毒腫:以腫塊表現→切片下看到肉芽腫組織
八、診斷
大部分需要經由血清學檢查做出診斷,梅毒螺旋菌無法經被培養出來,取檢體做PCR或直接在顯微鏡下看→成本較高、不一定都能取得,因此血清學檢查目前仍然是最主要的診斷方式
可以分成兩種,包括Nontreponemal和Treponemal test,各自有角色- Nontreponemal test:包括VDRL、PRP、TRUST
將檢測者的血漿,和抗原混合→如果有反應表示血漿中有抗體
抗原:Cardiolipin + Cholesterol + Lecithin
抗體的titer會隨著時間慢慢下降,治療後可以降得更快
因此這類檢查可以『追蹤疾病活性以及治療的反應效果』
但是這類檢查需要『宿主產生抗體』
在HIV感染者,或是嚴重免疫抑制的患者上,可能不盡準確
- Treponemal test
包括TPPA、FTA-ABS、MHA-TP、TP-EIA
這類檢查主要是偵測是否有『直接對抗梅毒抗原』的抗體
對於梅毒感染的sensitivity及specificity更高;偽陽性機會也較低
儘管治療後,Treponemal test仍會維持陽性數年
血清學報告的解讀
(1) 有梅毒感染:VDRL (+)、TPPA (+)
(2) 梅毒治癒後,理論上nontreponemal test會降到很低,若有新的感染發生,Nontreponemal test titer升高『4倍』,要記得,治療後Treponemal test還會維持陽性一段時間。
(3) 若太早檢查,抗體尚未生成,造成false negative,即空窗期,(若臨床上高度懷疑,建議一周後再做一次檢查)
(4) Nontreponemal test 的偽陽性,有許多可能性,可能是暫時的:打疫苗、心內膜炎、立克次體疾病等。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自體免疫疾病、靜脈注射藥癮、慢性肝病,通常titer都不高,後續要做Treponemal test確診
(5) Treponemal test的偽陽性,Yaws為T. pallidum pertenue的感染,兩種test都會呈現陽性九、治療
首選:Benzathine penicillin
若對Penicillin過敏,給Tetracycline或是Doxycycline
感染後一年內的梅毒 感染後超過一年 通常給Benzathine penicillin 240萬單位,IM。Doxycycline 100mg PO BID,給兩周 不清楚感染時間的梅毒,每周給一次,連續給三周 。Doxycycline 四周 神經性梅毒 Penicillin G 180~240萬單位,給10-14天 初次治療梅毒後,患者經常會有『Jarisch–Herxheimer reaction』,因為大量梅毒螺旋體死亡後,內毒素釋放,造成發燒,臨床表現則類似重感冒(發燒、全身無力、冷顫、肌肉痠痛等)
Hicks CB (2015). Diagnostic testing for syphilis. Retrieved 2016 Mar 14th from www.uptodate.com -
學Bar相關考題連結:https://ppt.cc/fIDAh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