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樣性骨瘤(Osteoid osteoma)
-
Case討論
阿豪是一個16歲的男性,因為下肢嚴重疼痛而來到了你的門診。這個疼痛點主要在晚上特別明顯,且和活動沒有明顯關係。他去藥房買NSAIDs後,疼痛獲得明顯的改善。於是,你幫他排了一系列影像學檢查,結果如上圖,請問你的診斷是什麼?
簡介
骨頭的腫瘤通常都會由其分泌的物質來做分類,而osteoid osteoma,就如同他的名字所示,是一個分泌大量類骨質的成骨性良性腫瘤,大約占良性骨頭腫瘤的10%;另一個成骨性的良性腫瘤為osteoblastoma,需做鑑別。
流行病學
- 常出現在10~20歲,主要的位置在下肢,尤其是proximal femur。
- 其他部位則包括tibia、spine等
- 男性比女性多(大約是2到3倍左右)
臨床表現
(1) 疼痛
- 越來越痛,夜間尤其更痛,且和活動沒有關連性
- 因為在nidus處會產生大量的prostaglandin,加上pathogenic nerve supply→造成疼痛
- 因此,如果使用aspirin等抑制prostaglandin的藥物,能得到有效緩解
- 如果NSAIDS無效,就要考慮到其他的鑑別診斷!!
(2) 若出現在脊椎的話,主要影響到posterior element→可能導致駝背
病理切片特性
- 不規則的類骨質組織
- 周邊有highly vascular的基質,並且存在許多osteoblastic cell
影像學
-
通常會有一個直徑小於1~1.5公分的圓形透明凹陷處,稱為病巢(nidus),周邊有一圈sclerotic margin
-
25%的osteoid osteoma在X光下不明顯,因此需要CT或MRI做更進一步的檢查
鑑別診斷
- Stress fracture:活動後會更痛,且應該看得到fracture line
- 骨感染:CRP、ESR等應該會升高
- Osteoblastoma:aspirin無法緩解疼痛,且這類型的nidus通常較大!
治療
-
主要是依照症狀來決定要不要做進一步的處理,如果疼痛還可以忍受或是能用NSAIDS壓下來,基本上可以每4到6個月觀察就好
-
如果很痛或是有跛行等症狀,就可以考慮用手術切除或是RFA等治療,但也要注意手術切除的範圍,不然可能會使骨頭脆弱,甚至導致骨折
-
即使不治療,osteoid osteoma在幾年後就會spontaneous resolve!開刀切除後疼痛可以得到緩解,但是如果切不乾淨,還會復發!
Reference
Upto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