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布瑞氏症(Fabry disease)
-
(圖片來源:wikimedia)簡介
Fabry disease是第二常見的溶體儲積疾病(僅次於Gaucher disease),是個X link的性聯遺傳,導致細胞膜glycosphingolipid的代謝路徑出現異常。其臨床症狀多樣,並不容易聯想到。在台灣,因為新生兒篩檢的關係,及早檢測出許多Fabry disease的新生兒,進而能往上追溯成年的患者。
病生理機轉
- alpha-galacosidase缺陷,導致細胞膜上sphingolipid代謝出現問題
- 進而導致脂質(尤其是GL-3)堆積在溶體內
- 最後造成微血管、心臟、神經、腎臟等器官的病變
臨床表現
(1) 典型的Fabry’s disease
- angiokeratosis血管角質瘤
- 眼睛:窩狀角膜濁斑(cornea verticillata)
- 神經:small fiber產生病變,造成神經痛的表現
雖然外表正常,但可能曬曬太陽、感冒就很痛 - 腎臟:腎功能變差,甚至走向ESRD
- 年輕中風:和小血管病變有關係
- 心臟:以心臟肥大為表現,通常在疾病晚期才出現
- 無法解釋的心臟肥大(排除高血壓、AS),有2-3%為Fabry’s disease
- 心電圖:LVH pattern、很大的QRS波
(比較:amyloidosis也會心臟肥大,但是QRS voltage很小)
(2) 台灣 Variant
- 台灣有一部分患者來自於IVS4+919G7A的突變
- 導致intron變異,splicing時發生問題
- 此分支只有單純影響到心臟而已
診斷
- 測定alpha-galacosidase的活性
- 目前新生兒篩檢就能夠檢驗出來
- 很常是新生兒篩檢到,才往上找到家族史
治療
- 酵素治療 (台灣出現症狀者才給付相關治療)
- 症狀治療
- 定期追蹤心臟功能(NT-proBNP、Troponin I、MRI)、腎功能
台北榮總小兒科教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