癢的處置簡介
-
(圖片來源:wikimedia)簡介
癢的原因非常多,可以分成皮膚因素、系統性因素、神經因素和精神性因素。癢的症狀會造成患者生活極大的困擾,治療上需要依照原因給予合適的選擇。
癢的非藥物治療
-
原則:乾則濕之,濕則乾之
-
皮膚太乾:做好皮膚的保濕!
-
保持涼爽的環境:悶熱的環境會讓癢更為嚴重
-
避免皮膚的刺激源
-
減少心理壓力→可以減少癢的嚴重程度
-
減少搔抓、持續抓反而會造成表皮受損,造成癢→抓→癢的惡性循環
-
照光治療
癢的局部藥物治療
(1) 類固醇
- 外用類固醇能夠有效減少皮膚的發炎狀況
- 可以使用保鮮膜封起來(ODT)→增加局部的藥物濃度
- 經驗談:封起來之後會超悶超癢,所以做ODT時要給很多止癢藥物,讓患者能夠忍受整個過程!!)
- 如果是結節的病灶→可以在病灶直接打類固醇(intralesional)
- 外用類固醇要小心皮膚萎縮、adrenal insufficiency
(2) 外用辣椒素(Capsacin)
- 能夠治療慢性疼痛和癢
- 可以活化神經纖維上的TRPV-1 (transient release potential vanilloid-1)
- 活化神經元,使之不斷釋放及消耗neuropeptide (包括substance P)
- 最後使神經元去活化,抑制癢覺訊號的傳遞
(一開始使用會先有燒灼感,持續約30分鐘→影響到compliance)
(3) 外用Calcineurin inhibitor (Tacrolimus)
- 用在許多發炎皮膚疾病 (ex. 異位性皮膚炎、prurigonordularis等)
- 副作用:塗上去有燒灼感
(4) 外用麻醉藥物:Pramoxine (Lidocaine + Prilocaine)
(5) 外用anti-histamine:Doxepin
癢的系統性藥物治療
(1) 口服抗組織胺
- 第一代:容易有嗜睡的副作用→在晚上開比較合適
- 第二代:不太會有嗜睡
(2) Opioid receptor antagonist
- u-opioidreceptor會抑制痛覺神經→對於癢的抑制能力變差
- 給u-opioid antagonist (ex.Methylnaltrexone),增加癢的抑制效果
- 然而副作用多,目前使用並不多
(3) Opioid receptor agonist
- k-opioid活化能夠抑制癢覺
- k-opioid agonist (butorphanol、nalfurafine)能夠用來控制癢覺
(4) 抗憂鬱藥物:SNRI、SSRI
(5) Anticonvulsants:Gabapentin、pregabalin
- 用在神經病變造成的癢
(6) Aprepitant:neurokinin receptor 1 antagonist
- 抑制substance P 和neurokinin結合,減少癢覺
- 價格很高,且還需要更多的研究
(7) 免疫抑制劑→具有抗發炎的效果、減少癢
Fazio SB, Yosipovitch G (2015). Pruritis: Overview of management. Retrieved 2015 Oct 27th from www.uptodate.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