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感染性葡萄膜炎(Uveitis)
-
(圖片來源:wikimedia)定義
- Uvea(葡萄膜)包括iris、ciliary body和choroid
- Uveitis:葡萄膜的發炎
- 依照成因,可以分成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的成因
分類
-
可以依照解剖位置,分成anterior、intermediate、posterior和panuveitis
-
其中,最常見的是虹彩炎(>50%);posterior和panuveitis較具有挑戰性
-
依照發炎的成因,可以分成肉芽腫性(ex.Sarcoidosis)和非肉芽腫性(ex.AAU)
Anterior Uveitis
(1) AAU (acute anteror uveitis)
-
症狀
→眼痛、畏光、紅眼流淚、但是『視力通常只會稍受影響』
→如果視力變得很差,要考慮到其他的可能性,而不是單純AAU -
成因
在台灣最主要和『HLA-B27』有關係(2/3)
包括AS、psoriatic arthritis、reactive arthritis、IBD等 -
Slit lamp下能看到前房出現發炎細胞,這些發炎細胞可能會沉澱在角膜,形成Keratic precipitate(細細的)、hypopyon前房蓄膿
-
因為ciliary body持續收縮,產生疼痛,也導致患者的pupil小,用散瞳劑不容易大
-
治療:
通常給類固醇眼藥水(抑制發炎),止痛藥、散瞳劑(讓肌肉放鬆,緩解疼痛,也避免adhesion的發生)
(2) AAU和其他Uveitis的區分
-
要注意這些患者的視力通常只有稍受影響!
-
Kerapic precipitate通常細細的,如果沉澱很大顆(Mutton-lipid),比較像是肉芽腫性
-
如果發現有瞳孔沾黏(post. Synechiae),也比較偏向肉芽腫性的問題
Intermediate Uveitis
-
主要是玻璃體的發炎
-
重點在vitrous中能夠看到發炎細胞和collagen形成的snowball、snowbank
-
約占Uveitis的15%,大部分都是idiopathic
-
併發症:黃斑部水腫,白內障
-
如果只有幾顆snowball、做FAG血管沒什麼漏就先觀察,嚴重者在考慮給steroid
Panuveitis:整層葡萄膜的發炎
(1) Vogt-Koyangi-Harada's disease(V-K-H disease)
-
全身肉芽腫性的發炎,簡單而言就是『全身的色素細胞被攻擊』
-
通常雙側眼睛都會受到影響
-
急性期會有disc edema、比較紅、邊緣有點模糊
→如果此時不用steroid控制下來,接著就會持續progress -
慢性反覆發作
色素上皮被攻擊,眼底很紅、『sun-set glory』
掉髮、掉睫毛、皮膚出現白斑
(2) Behcet's disease
-
又稱為絲路病,疾病分布在絲路上(土耳其很多!!),近年不斷減少
-
古稱狐惑病:蝕於喉為惑,蝕於陰為狐→反覆的oral和genital ulcer!
-
對於眼睛的影響很大!!!症狀很striking,眼睛預後很差!!
-
兩隻眼睛都會受影響,但不常一起發作!
-
特徵:反覆口腔潰瘍(一年>3次),生殖器潰瘍,眼睛反覆發炎
-
治療:免疫抑制劑,長期治療
(3) 其他:
- Sarcoidosis、交感性眼炎(表現和VKH類似)等
Uveitis Masqurade syndrome
- 很像uveitis,但其實不是uveitis!
- ex. B cell lymphoma、視網膜剝離、retinitis pigmentosa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