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的感染
-
(圖片來源:wikimedia)簡介
今天的筆記主要整理外耳道的各種感染,包括急性外耳炎、耳黴菌感染、以及惡性外耳炎三種
急性外耳炎acute localized external otitis
-
常和病人使用棉花棒,不當清理耳道而發生
→不當清理耳道→表皮受損破壞→細菌入侵→感染
→又稱做swimmer’s ear游泳耳 -
症狀:耳朵疼痛不堪,外耳腫脹,甚至會去掛急診
-
病原體:最常見的是pseudomonas和S. aureus
-
治療:疼痛控制、外用類固醇/抗生素的耳滴劑、局部冰敷
-
衛教:避免刻意用棉花棒去挖耳朵清耳垢!
耳黴菌感染Otomycosis
-
耳朵的黴菌感染→俗稱香港耳
-
用耳鏡可以看到黑灰白色黴菌附蓋在外耳道
-
症狀:難治療的耳道癢、耳道充塞感
-
治療:不斷的清除,外用抗黴菌藥膏,抱持外耳道的乾燥與乾淨
惡性外耳道炎Malignant otitis externa
-
嚴重的外耳道感染→侵襲性的感染(吃到表皮、軟骨、硬骨)
-
主要出現在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免疫缺失者
-
常見的菌種:Pseudomonas、S. aureus
-
症狀:嚴重疼痛、耳漏、甚至出現神經學症狀
-
診斷
→容易被忽略,病人可能會因此死亡!!
→基本的lab data、pus culture,影像學可考慮CT、MRI和核醫檢查 -
治療
(1) 抗生素- 要cover到綠膿桿菌→Ciprofloxacin;三代cephalosporin
- 療程:至少需要6星期
- 同時可以給予局部的外耳道滴劑
(2) 嚴重者甚至需要做外科手術的清創
比較:一些可能會在糖尿病患者上出現的嚴重感染
-
Ludwig angina:口腔底的嚴重感染,進展快速,可能會影響呼吸道
-
Fournier's gangrene:會陰部的壞死性筋膜炎
Reference
-
耳鼻喉備戰手冊 許茂銘教授編著
-
王懋哲老師授課內容
-
Grandis. J. R., Yu. V. L. (2014). Malignant (necrotizing) external otitis Retrieved 29th Jun 2014 from http://www.uptodate.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