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結石
-
(圖片來源:wikimedia)產生位置
腎臟,並從腎盂掉到尿路的各個地方
盛行率
一輩子有1/10會有尿路結石的問題,男性較多、好發於30-50歲
結石的分類
草酸鈣、鹿角狀結石(和感染有關)、尿酸石等
(註‧尿酸石在KUB上看不到!)風險因子
喝硬水、水份攝取量不足、高尿酸、高普林、高鈣飲食
臨床表現
-
發燒、心跳↑、血壓↑、疼痛、血尿(結石磨擦尿路)
-
不同位置的結石,其疼痛點也不同,也會有不同的轉移痛
(1) 上輸尿管:腰痛、血尿,會轉移到testis
(2) 中輸尿管:腰痛、下腹痛
(3) 下輸尿管:會轉移到外陰部、陰囊表皮痛
(4) 膀胱結石:頻尿、排尿疼痛、排尿困難
影像學
-
KUB:但要注意尿酸石看不到!
-
Sono:高回音,能夠看清楚石頭的位置
-
IVP:腎功能正常者才能做,看有沒有filling defect
-
Retrograde pyelography:在腎功能差者上做(因為CT的普及,現在少做)
-
Non contrast CT
治療
-
Xmm大的結石,其自行排出率為10-X(ex.3mm大的結石,排出率為7成)
-
治療會給水、給alpha-blocker,止痛藥
-
如果石頭仍然無法排出可考慮做體外震波、內視鏡、甚至PCNL
預防
-
多喝水(每天大於1600cc),不憋尿
-
反覆結石者要驗24小時尿液,找出underlying的原因
Reference
北榮泌尿部見習教學內容筆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