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性腫瘤相關的上腔靜脈症候群
-
(圖片來源:wikimedia)簡介
SVC syndrome是因為上腔靜脈SVC被阻塞,進而產生的一系列症狀。SVC的阻塞可能是外在的壓迫(ex. 淋巴結、肺癌)或是血管內栓塞。在抗生素之前的年代,感染是最常見的原因;但隨著抗生素普及後,惡性腫瘤的比例升高。另一方面醫源性因素(ex. CVC、心臟節律器)所造成的血管內栓塞,也佔有一定的比例(20-40%)。
病生理機轉
-
因為外在壓迫/血栓等因素→導致SVC阻塞
-
血液會經由側枝循環,走替代路徑回到右心房
-
但是側枝循環大約需要數周才會擴張
-
一開始會導致上半身靜脈壓大幅升高,後來才慢慢下降
-
-
靜脈壓升高後,會導致水腫
-
可能堵塞喉部、鼻道→產生喘、咳嗽、呼吸困難的表現
-
也可能造成腦水腫
-
-
剛開始心輸出量會短暫下降,但幾個小時後就會代償
若造成血流動力學不穩定,通常來自腫瘤對於心臟的壓迫
成因
(1) 胸腔內惡性腫瘤
-
佔60-85%的成因
-
包括非小細胞肺癌(50%)、小細胞肺癌(25%)、非何杰金氏淋巴瘤(10%)
(2) 非惡性腫瘤的原因
-
佔15-40%的成因
-
血管內device:中央靜脈導管、心臟節律器
-
縱膈腔纖維化:大部分和Histoplasma capsulatum感染有關
(其他:TB、actinomycosis、aspergillosis等) -
放射治療後導致的纖維化
臨床表現與診斷
(1) 臨床表現:
-
喘(最常見)、臉部紅腫(前傾更嚴重)、咳嗽、胸痛、吞嚥困難
-
若產生腦水腫,會有頭痛、混亂、甚至昏迷
-
PE:頸部、胸壁靜脈擴張、臉部水腫
-
症狀通常在前幾周嚴重,後來隨著側枝循環建立而改善
(2) 影像
-
通常CXR上可以看到異常(ex. 縱膈腔變寬、腫瘤)
-
臨床上若有懷疑,可以做CT或MRI協助診斷
(3) superior vena cavography
-
為診斷SVC阻塞的gold standard
-
可以了解SVC的堵塞程度,但不太能夠協助判斷阻塞的成因
治療
(1) 治療的目標
- 緩解症狀、治療造成SVC syndrome的原因
(2) 治療的方式
-
目前還缺乏evidence based guideline
-
如果出現stridor、呼吸窘迫、CNS功能低下
- 考慮緊急處理、放置靜脈內支架、合併放射線治療
- 可考慮給予短期的類固醇,減少呼吸道阻塞的風險
-
如果是惡性腫瘤造成,要取得組織診斷→決定後續治療
-
若是對化療敏感的腫瘤:可以使用化療
-
弱勢非小細胞肺癌:可考慮放stent減緩症狀、合併放療等治療
-
-
如果有血管內栓塞→考慮使用抗凝血劑
Reference
Drews RE, Rabkin DJ (2016). Malignancy-related superior vena cava syndrome. Retrieved 2016 Jul 15th from www.uptodate.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