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m-CATH infection
-
簡介
洗腎的通道有幾個選擇,從急洗使用的femoral double lumen,可以短期數個月使用的Permanent catheter (Perm-Cath),長期還是建議使用腹膜或是從動靜脈廔管行血液透析。Perm-cath會走一段皮下通道,因此可以減少感染的發生,延長使用的時間,也可做為等待動脈瘻管成熟的橋梁。然而,使用Perm-cath最擔心產生管路感染,可能造成嚴重的併發症甚至死亡。
流行病學
-
使用perm-cath比動靜脈廔管AVF的感染率、感染相關的住院率、感染相關的死亡率都要來得高
-
隨著技術的進步,感染率目前逐漸減少
病生理機轉
(1) 細菌來源
-
從皮膚通過管路後,進入血流中
(Perm有走一段皮下通道,有fibrosis,可達阻絕的效果) -
管路上有coating一層細菌的生物膜(biofilm)
(2) 危險因子
-
Perm-cath使用過長的時間
-
其他:過去曾有管路感染、剛手術、DM、免疫抑制等
(3) 菌種:
-
以表皮菌為主:包括CONS和S. aureus (佔40-80%)
-
因為反覆入醫療院所,MRSA的可能性不能排除
臨床表現
-
發燒、冷顫 (在洗腎過程中發燒要更小心)
-
Insertion site有局部紅腫
-
其他:血流動力學不穩、意識狀態改變、甚至休克
-
併發症:心內膜炎、感染性關節炎、骨髓炎、膿瘍等也要小心
診斷
-
從Catheter抽的血和周邊血培養出相同的菌種,而且
-
catheter那套血液培養菌落數(colony count)大於周邊血培養的三倍
-
catheter那套血液培養要長得比較快 (至少快2個小時)
-
-
Tip culture和血液培養長得菌種相同
-
兩套血液培養都長相同菌種,但沒有一個可以解釋的focus
(※記得要抽兩套,一套從catheter,一套從周邊血!!)
治療
(1) 給Antibiotics
-
菌種GPC、GNB都有可能,且常有抗藥性
-
uptodate上建議給Vancomycin/Teicoplanin (Cover MRSA)
加上Gentamicin/Ceftazidime (Cover GNB) -
培養報告出來後,再依據報告選擇合適的抗生素
-
治療時間:依照臨床狀況決定,大約2-3周
(若培養長S.aureus:給滿4周)
(若有遠端感染,甚至要給到6周以上)
(2) Catheter的處理
-
直接移除:
在嚴重sepsis、血液動力學不穩、遠端感染、tunnel處長pus
給適當抗生素後48-72小時仍然發燒、難治療的菌種
在上述狀況下可以考慮直接移除Perm-cath -
如果沒有上述比較危急的狀況,可以考慮
→利用guidewire換管子
→使用Antibiotic lock:把antibiotics滯留在管腔內殺菌
Allon M, Sexton DJ (2016). Tunneled, cuffed hemodialysis catheter-related bacteremia. Retrieved 2016 Feb 18th from www.uptodate.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