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硬腦膜外膿瘍(SEA)
-
簡介
硬腦膜外膿瘍並不常見,按照位置大致可分為spinal epidural abscess(SEA)和intracranial epidural abscee(IEA),這些膿瘍會局限在骨頭結構中,所以會造成神經壓迫,並引發許多嚴重的症狀與破壞。本篇主要介紹spinal epidural abscess(SEA)
SEA脊椎硬腦膜外膿瘍
-
盡快處理、避免出現不可逆的併發症
-
解剖結構
在枕骨大孔以下的脊椎中,硬腦膜外空間是個真實存在的空間,其中有許多脂肪和靜脈叢。(枕骨大孔上,硬腦膜緊貼骨頭) -
最常發生SEA的位置:胸腰椎→空間較大、脂肪較多
-
大部分的SEA位於脊髓後方,因為脊髓前方的硬腦膜緊貼脊柱上
致病機轉
-
途徑包括血行性、周邊感染延伸(ex.psoas muscle)、直接感染(ex.穿刺過程)
-
當膿瘍進入硬腦膜外空間後,其造成神經傷害的機轉包括直接壓迫、周邊靜脈堵塞導致栓塞和靜脈炎、動脈供應受阻、細菌毒素破壞
-
進入硬腦膜外空間後,膿瘍常會上下延伸,平均3-5個脊柱
流行病學
-
不常見,住院病人的盛行率約2-25/10萬人
-
盛行率增加,可能和診斷工具的進步及人口老化有關
-
放置硬腦膜外管路是個危險因子,發生膿瘍的盛行率約0.5-3%
-
危險因子:糖尿病、酗酒、HIV、創傷、周邊組織感染、菌血症、靜脈注射毒癮者等
-
常見的菌種:S. aureus(最多)、TB、Gram negative bacilli等
-
感染原因:1/3找不到,2/3找得到原因中,最常見為週邊組織感染以及脊椎手術或侵入性治療後的併發症
臨床表現
-
最初的表現不典型:發燒、全身無力等
-
triad:發燒、脊椎疼痛、神經學缺損 (但只有少數病人三者都有)
-
隨著膿瘍越來越嚴重,會有背痛、刺痛、肌肉無力、感覺缺陷、壓迫到cauda equina會有大小便的問題,最嚴重甚至會癱瘓
診斷
-
不容易診斷,這個鑑別診斷也不容易被想到,易delay
-
lab幫助不大,ESR會升高,白血球可能升高會正常
-
當懷疑SEA→立刻安排MRI,並找出病原體(CT guide抽abscess、抽血等)
處理
-
原則:控制膿瘍的大小並且消滅病原體→抽吸、引流、抗生素治療
-
在大部分狀況,早期手術減壓引流(入院24小時內),是決定預後最重要的因子 (在有些膿瘍較小、沒造成神經學症狀患者,可考慮用抽的+抗生素)
-
抗生素:要cover到葡萄球菌、鏈球菌和Gram(-)桿菌
→Vancomycin + Metronidazole + ceftriaxone(or cefotaxime/ ceftazidime)
→culture出來後,接著再選擇合適的抗生素
→使用時間:大約6-8周,直到MRI下SEA已經緩解
預後
-
大約5%的患者死亡,因為sepsis沒有控制好
-
4-22%的病人產生不可逆的下身癱瘓
-
如果手術前24小時就出現癱瘓,這一些病人的恢復狀況較差
Reference
Sexton. D. J. (2014). Epidural abscess. Retrieved 7th Sep from www.uptodate.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