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病(Serum sickness)
-
(圖片來源:wikimedia)簡介
Serum sickness的典型表現為接觸抗原後1-2周,產生紅疹、發燒、多關節疼痛、發炎,並在停止接觸後數周緩解。儘管在發燒期患者會非常虛弱,但這個疾病自己會好,而且停藥後預後良好
病生理機轉
-
屬於type III hypersensitivity→和immune complex有關
-
接觸抗原後→產生antibody→產生immune complex→被phagocyte清除
然而若清除<產生的量,會導致免疫複合物沉積於組織
若沉積於關節腔,會導致關節疼痛,進一步誘發局部的免疫反應 -
當抗原消失後,免疫複合體的生成減少,疾病就會慢慢緩解
-
如果第二次接觸抗原,患者會更快產生抗體,症狀也會更嚴重
成因
(1) 在成年人比較常見
(2) 可能造成serum sickness的物質
-
anti-toxin:蛇毒血清、肉毒桿菌解毒劑
-
含老鼠抗原的生物製劑:Rituximab
(3) 危險因子:
-
藥物劑量、藥物本身性質、年紀(成年人較多)
-
hypergammaglobulinemia、Cryoglobulinemia:發生機會較高
-
之前有和動物接觸、多次被昆蟲叮咬者
臨床表現
(1) 常見表現:紅疹、發燒、疲倦、多關節疼痛、多關節炎
-
第一次接觸特定agent後,一到兩周出現症狀
-
不使用該藥物後幾周,症狀會漸漸緩解
(2) 皮膚表現:多樣,可以是會癢的疹子、蕁麻疹等
-
特色:疹子從下腹部、鼠蹊、肚臍周圍或腋下→往其他區域散布
-
在腳或手的側邊、腳掌和腳背的交界處→疹子會特別明顯
(3) 發燒
-
幾乎所有患者都會有發燒 (>38.5度)
-
特色:同一天會高燒,然後又回到正常體溫
(4) 關節疼痛
- 出現在2/3的患者,主要影響MCP、膝蓋、手肘、腳踝等
Lab
-
CBC:嗜中性球低下、出現許多plasmacytoid lymphocyte
-
ESR、CRP↑
-
尿液檢查:輕微的蛋白尿
-
Creatinine可能會上升兩倍,但通常會在幾天內恢復正常
-
補體:C3、C4、CH50可能會消耗,導致偏低
-
要記得排除感染的可能性!(ex. HBV)
診斷
主要靠臨床診斷,鑑別診斷很多,詳見uptodate
治療
-
目前沒有足夠EBM的治療處置
-
重點是要停止造成serum sickness的藥物
-
症狀治療
給anti-histamine、NSAIDs (for關節痛、發燒)、症狀較嚴重者可以短期使用類固醇(prednisone 0.5-1mg/kg/day)、
Wener MH (2014). Serum sickness and serum sickness-like reaction. Retrieved 2015 Jul 13th from www.uptodate.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