纖維肌痛症(Fibromyalgia)
-
簡介
纖維肌痛症Fibromyalgia(FM)以廣泛性的慢性疼痛為主要表現,致病機轉仍然不明,和基因、感染、情緒、壓力可能都有關連性。這些患者,其神經系統處理疼痛的方式會出現變化(hyperalgesia、allodynia、pain inhibition↓),也因此產生了FM的各種疼痛症狀。
流行病學
-
造成20~55歲女性全身肌肉骨骼疼痛最常見的原因
-
在美國,盛行率大約2-3%;女性較多
致病機轉
-
致病原因:和基因、感染、情緒、壓力都有關連性
-
疼痛來源→trauma、發炎、退化、姿勢不良
-
疼痛的處理會出現變化
→central sensitization→過度敏感
→可能會出現hyperalgesia (疼痛的閾值↓)、 allodynia(異痛感,將非痛覺→痛覺) -
其他情緒、壓力,都會影響患者對於疼痛的感受
臨床表現
-
典型表現為廣泛的肌肉骨骼疼痛、疲倦
肌肉疼痛會影響雙側,一開始可能從肩頸開始,漸漸變得廣泛
患者也經常會有睡眠障礙,易醒,導致容易疲倦 -
和情緒、認知有關
→常會合併腸躁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偏頭痛
→約有30-50%的患者有憂鬱、焦慮等狀況 -
理學檢查
軟組織有許多痛點,但疼痛的範圍和嚴重程度每天都會不同
檢查力道:4 kg/cm2 (大致上是指甲下壓後變白的力道) -
Lab:通常不會有什麼特別異常的finding
診斷
(1) 1990 ACR criteria:11/18
-
全身廣泛性疼痛,雙側皆有,腰部以上和以下皆有
-
18個痛點,有11個位置出現壓痛 (4kg/cm2,壓4秒鐘)
-
符合上述兩點,而且出現時間超過3個月
-
記得要排除其他疾病,才能夠下此診斷
-
痛點位置可參考連結
(2). 2010 ACR criteria:分成兩個主軸
-
19個痛點出現7個以上的壓痛點 (4kg/cm2,壓4秒鐘)
-
症狀嚴重程度評分(symptom severity scalre)大於5分 (滿分12分)
→疲倦(0~3分)
→起床後還是沒有睡飽(0-3分)
→認知功能症狀(0-3分)
→其他somatic symptom:no (0分) few (1分) moderate(2) great deal (3)
(所謂somatic symptom包括IBS、肌肉疼痛、腹痛、暈眩、便秘、噁心嘔吐、憂鬱、疹子等等各種症狀) -
症狀持續出現3個月以上,而且排除其他疾病
治療
(1) 初步治療
-
症狀治療為主→處理慢性疼痛、疲勞、失眠等
-
依照每個人狀況處理,合併非藥物和藥物治療
(2) 非藥物治療
- 運動(可以顯著改善疼痛和功能)、放鬆、bio-feedback等
(3) 藥物治療
-
對運動效果不佳者,若運動後沒有效果,接著可以在晚上使用TCA藥物(ex. amitriptyline),從低劑量開始慢慢開上去,要注意副作用的狀況
-
如果低劑量TCA效果不佳,接著會依照患者症狀給予藥物
→患者疲倦症狀明顯:可考慮給SNRI (duloxetine)
→ 患者的失眠狀況明顯,可考慮睡前給pregabalin、gabapentin
→ 單一藥物若效果不佳,接著就考慮合併上述的藥物使用
(4) 其他治療
-
無法達到足夠運動量者,可考慮會診復健科
-
可考慮會診精神科:認知行為治療、biofeedback、放鬆等
-
如果上述治療效果仍不佳,接著會使用證據較不足的治療
包括止痛藥、抗發炎藥、抗憂鬱藥、瑜珈、太極等
Goldenberg DL (2015).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diagnosis of fibromyalgia in adults. Retrieved 2015 Jul 7th from www.uptodate.com
Goldenberg DL (2015). Pathogenesis of fibromyalgia. Retrieved 2015 Jul 7th from www.uptodate.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