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導管照護
-
簡介
心導管是心臟內科非常重要的procedure,今天的筆記會簡介做心導管前、心導管後的相關照護注意事項
心導管術前照護
(1) 使用大量顯影劑,要避免顯影劑造成的腎病變
-
做導管前要補充足夠的水份,並給予NAC
-
水分補充能夠預防血管收縮,做前6-12小時,做後6-24小時,每小時每公斤給1-1.5ml
-
如果腎功能不佳者,須評估其做心導管的風險及必要性
-
這段期間,盡量不要使用會影響腎功能的藥物
(2) 給口服抗血小板藥物:Aspirin
(3) 監控抗凝血劑的使用(測INR)
心導管術後照護
(1) 監控vital sign:要follow EKG,穿刺部位照護
(2) Vital sign:高血壓會增加出血的風險,目標控制在140/80
(3) 止血非常重要!穿刺部位要監控!
(4) 股動脈的穿刺
-
要小心的併發症:出血、pseudoaneurysm、fistula、後腹腔hematoma
-
2公分內的pseudoaneurysm可觀察,大於2公分就要積極處理
-
股動脈的出血會流往後腹腔,出血較不容易觀察,血塊太大可能會壓迫神經,出血太多更有shock的可能
(5) 橈動脈的穿刺
-
做導管前要先做Allen’s test,確定尺動脈的血液供應沒問題
-
如果有血腫,可能是傷到血管,要快速處哩,小心compartment syndrome
Reference
北榮心臟內科見習教學內容筆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