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尼爾氏症(Meniere's disease)
-
(圖片來源:wikimedia)簡介
梅尼爾氏症是因為內耳淋巴液循環異常所導致的疾病,並以內耳淋巴液水腫(endolymphatic hydrops)為其經典表現。此疾病有三大特徵,分別為耳鳴、感音性聽力障礙以及暈眩(數分鐘到數小時)。
盛行率
主要出現在20~40歲出現,盛行率約10-150人/10萬人
病生理機轉
-
內耳淋巴水腫(耳蝸和saccule比較嚴重)→內淋巴系統擴大,影響迷路系統
-
機轉
可能和內淋巴的吸收功能不正常,膜性迷路的破裂、內淋巴系統的阻塞、免疫反應有關,目前還沒有一個明確的機轉能夠解釋 -
Rupture theory
有學者認為內淋巴囊破裂後,會導致高鉀的內淋巴液,影響了毛細胞的功能,進一步導致臨床症狀的發生。但目前尚未有明確的證據能夠證明
臨床表現
-
陣發性的暈眩:天旋地轉的暈眩(Vertigo)、數分鐘到數小時
-
感音性聽力障礙:
→低頻聽力障礙,聽力會慢慢惡化,到後期甚至所有頻率都受影響
→一開始只在一耳出現,30%-50%的病人在3年內會有雙側聽力受損 -
耳鳴:在暈眩發作前或發作中會增大強度,主要是低音頻
診斷
-
主要是靠臨床表現做為診斷
-
美國耳鼻喉醫學會提出的診斷標準:(1)兩次超過20分鐘的暈眩;(2)經過聽力測驗,確定有感音性聽損;(3)耳鳴或有耳塞感(aural fullness)
-
檢查:基本上除了前庭和聽力檢查外,其他基本上都還蠻正常
-
甘油試驗:服用甘油後一到三個小時,聽力閾值會改善(因內淋巴水腫緩解)
治療
(1) 生活習慣調整
- 低鹽飲食、減少抽菸和咖啡因攝取(vasoconstrictor)
(2) 藥物治療
-
急性期
前庭抑制藥物(ex. Antihistamine、anticholinergic)
止吐藥物、利尿劑、抗焦慮藥物,再加上臥床休息 -
慢性期
類固醇、vitamin、血管擴張劑等→目前證據都還不足
(3) 介入性治療
-
有10%的病人,藥物治療無效,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可考慮介入性治療
-
破壞性:迷路切除術、前庭神經切除術、耳膜內gentamicin注射
-
非破壞性:內淋巴減壓術、內淋巴分流等
Dinces. E. A. (2013). Meniere disease. Retrieved 9th Jul 2014 from http://www.uptodate.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