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網膜剝離(Retinal Detachment)
-
解剖構造
-
disc視神經出入的地方,fovea則是眼睛的中央,感光最敏感處
-
Retina的邊緣:齒狀緣(oraserrata)
-
Retina和ciliary body、 iris的交界處,有一個平坦的區域,稱為pars planta,是手術進入的重要位置
-
RPE(retina pigmented layer)
retina的最外側,有排水的效果,也在視覺形成上扮演重要角色
Retinal detachment
(1) 定義
- RPE和sensory retina的分離!(中間被subretinal fluid分開)
(2) 分類:裂孔性、牽扯性、漿液性
(3) 裂孔性視網膜剝離(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
-
分成兩個高峰,分別是50~60歲,另一個是20~30歲
-
50~60歲這個族群:和玻璃體的退化有關
- 50歲左右,玻璃體會退化、水化,體積會縮小
- 玻璃體通常會從disc、macula的地方開始剝離 (posterior vitreous detachment)
- 少部分的人,周邊玻璃體和視網膜黏太緊,結果將視網膜一起撕開
- 初期斷裂的地方通常在邊緣處,一開始常常沒有症狀
-
20~30歲這個族群:和高度近視導致視網膜退化有關
- 高度近視的人會有格子狀退化(lattice degeneration)
- 上面的vitreous會和此處的retina黏得很緊
- 這些格子狀退化會自己裂開,形成所謂的atrophic hole
- 看到這些退化,就用laser燒掉!
(4) 牽扯性視網膜剝離 Tractional retinal detachment
-
較容易出現在DM retinopathy和早產兒上
-
mechanism
因為retina缺氧→VEGF分泌增加→新生血管,同時也生成fibrovascular ring→收縮後牽扯到視網膜 -
DM因為小血管病變、早產兒則是因為retina血管還沒發育好
(5) 漿液性視網膜剝離 (Serous/exudative retinal detachment)
- 因為retina的發炎,通透性增加→uveitis、retinitis等
RD的症狀
-
Flash light sensation光視感:因為視網膜受到拉扯
-
Floater飛蚊症
-
視野缺損:從周邊缺損
-
blurred vision:影響到macula
RD的手術治療
(1) Retinal pneumopexy
-
打氣泡進去,浮起來後壓住破裂的位置
-
破洞要偏上,而且不能太多個洞,不然就沒辦法壓住破裂點
-
目前使用的比較少
(2) Scleral buckling
-
不用進入眼內手術,在眼外放一塊墊子(buckle)
-
用眼底鏡定位出破裂的位置,接著將該破裂點對應的sclera外放buckle,減少RPE和sensory retina的距離(靠RPE將剩下的水排掉)
-
如果破洞太多、破洞點太深、眼底鏡無法定位者(ex.玻璃體太多出血、混濁)無法做這個手術
(3) Pars plantavitrectomy (PPV)
-
從Pars planta進入 (因為該處不會傷到retina或iris)
-
用一個vitreous cutter,邊切邊吸,要很小心不然可能會牽扯到視網膜
-
開完後會灌氣體(long acting): SF6、C3F8等
-
這樣的眼內手術對於lens是很大的壓力,通常1,2年內會需要開cataract
-
-
RPE好像是retina最外面一層?
-
@nps798 已修改好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