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eeding syndrome
-
簡介
在長期飢餓的病人,若突然給予大量的營養,會導致急性液體與電解質的不平衡,造成許多症狀,稱為refeeding syndrome
病生理機制
(1) 低血磷
-
最重要的特徵!
-
原先飢餓造成的缺乏加上大量葡萄糖代謝消耗
-
血磷不足導致tissue hypoxia(因為ATP無法生成),甚至導致器官衰竭
(2) 低血鉀、低血鎂
(3) Fluid overload
- insulin大量分泌,導致sodium retention→fluid retention
併發症
-
CV
心肌收縮↓,心臟衰竭,心律不整
若給予營養後,心跳>70/min,表示可能有心臟衰竭或refeeding syndrome (長期飢餓理要更慢!) -
肺
橫膈收縮力↓,dyspnea,呼吸衰竭較少見 -
肌肉收縮力↓,低血磷可能會進一步造成橫紋肌溶解症(CK↑)
-
GI:腸黏膜萎縮,可能會導致腹瀉
-
神經學症狀:因為電解質失調→tremor、譫妄、癲癇
-
營養不良加上糖類補充→thiamine缺乏→Wernicke’s encephalopathy!
-
校正低血鈉時也不能太快,小心central pontine myelinosis
高危險族群
- 厭食症、酗酒、營養不良者、長期飢餓者
- 低於理想體重70%的人,最好住院接受治療!
預防與治療
-
初期補充能量時,只給予稍微高過『休息能量需求』的calories
-
重點就是慢慢來!千萬不要急!
-
再補充能量前,先將電解質不平衡矯正好!
-
若發生refeeding syndrome→矯正電解質、穩定vital sign
REFERENCE: UPTODA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