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留學申請談-康芳瑜
-
分享人:康芳瑜醫師
2014/15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MSc Health and Society: Social EpidemiologyQ: 為什麼想出國讀書?
從大學中的課程、課外活動參與中,對流行病學及疾病的社會成因感興趣,但這部分是在重視臨床的醫學教育當中無法得到的,因此有想出去讀書的念頭。而剛好我所在的學校在我大四時,開始有提供去國外讀書的獎學金的機會,因此決定在大五結束休學一年至英國讀碩士。
Q: 應該於何時出國讀書?
主要考量時間點有三個:大四後~畢業前、剛畢業/剛當完PGY、R結束/young V
大四後~畢業前
我原本其實是要大四完就出去,因為某些因素而defer到大五結束。
在這個時間點出去最大的好處就是彈性很大,這時候應該還沒成家立業,不像我在當地看到的學長姊還有養家養小孩的壓力;而且父母尚年輕,比較沒有太多健康問題需要擔心。假如是對臨床沒興趣想要轉純做研究的人,這時候出去應該是最適合的,不需要花費三年的時間在沒興趣的臨床,不過要念多久、要不要把醫學系念完&拿醫師執照會是這個階段需要考慮的問題。還有有些研究領域或許有MD會有其他幫助等等的考量。
我個人是對臨床有興趣,但是也想要多了解自己有興趣的社會流行病學方面,因此讀完一年之後就馬上回來把書讀完(因為會卡到2年PGY的問題,而且沒有拿到畢業證書跟執照,我覺得很難安心)。假如我當初把醫學系唸完才出去,我或許會一路把博班也唸完才回來。因為這個階段需要考量的現實層面,真的比後兩個階段少很多。
至於要在大四後的哪個階段出去呢?我是覺得如果對臨床毫無興趣,大四就出去最好。我自己雖然是陰錯陽差才會大五結束完出去,但把clerkship做完,雖然對臨床還是只有非常粗淺的了解,但跟未踏入醫院的前四年比起來,至少知道醫院是在做什麼,知道自己以後可能會做什麼事,我覺得算是滿有幫助的。但是讀完碩士回來,臨床知識幾乎歸零卻要馬上當intern的痛苦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剛畢業/剛當完PGY
這是我最多朋友出去讀書的時間,我個人其實覺得這是個滿好的時間點,如果可能會有卡兩年PGY的問題,把PGY做完再去更好,還可以先存點錢。一方面執照拿完了沒有那麼多顧慮,一方面或許也對自己的未來選科等等有更清楚的想法,而且此時有家累或是父母健康問題的比例也比較少,算是可以沒什麼顧慮出去的時間點。不過我覺得以對醫學了解的程度而言,這個階段跟前一個階段,其實都不太足以去讀一些比較臨床專業相關的學位,尤其可能連科都還沒有完全確定,更不用說未來在該專科的研究方向。不過如果是讀公衛、流病等方面倒是可以考慮。
R結束/ young V
我也還沒到這個位置,不過這個時間點最大的好處就是對自己的專業領域有足夠的了解,出去讀的東西可以跟自己要走的領域有比較高的相關,但如果是醫院支持出去的,或許要去讀的東西是目前該醫院該科所需要的,而不一定是你本人最感興趣的。這個階段如果有另一半跟家庭的話會比較辛苦,我在當地遇到的學長們,老婆也很感人的帶著孩子一起來了。但就算有獎學金跟生活費,要在當地讀一段時間且養家是個不小的壓力,學長們經常都在鑽研信用卡刷卡優惠跟省錢方法…。不過到了這個階段,要出國讀書的機會成本比前面大很多,視領域或許也可以考慮在台灣在職進修。
Q: 要去哪裡讀?
最多人想去的應該是美國,我自己當初是有考慮美國和英國,其他國家我就不太清楚。一方面由於我當時準備時間比較緊迫,英國只需要考IELTS,不像美國除了托福還有要花很多時間準備的GRE要考。二來英國多數的碩士只需要一年就可以畢業,對已經花了七年念大學的我們而言比較省時間。二來是我有興趣的領域social epidemiology的大老在我們學校,也有不少人是慕他的名而來。
可能還是要考慮一下自己有興趣的領域在哪個國家比較合適,以及完成學業所需的時間等等。
Q: 如何準備?
很多學校都在年底左右就要apply,所以其實最晚可能九月左右就要開始考英檢、寫SOP、找推薦函等等,才不會來不及。英國有些學校可能可以到比較晚才截止,但還是建議提早準備提早規劃,比較不會有遺憾。
(1) 先決定要去讀哪個/哪些領域,分別在哪些學校/國家,是否符合資格
- 這部分其實更早就可以先開始研究
- 有些碩班會要求大學必須學過某些課程等等的,可能就要再寫信去問是不是符合資格
- 如果是還沒畢業就要去讀的,請跟自己的學校和對方學校確定同等學力證明這件事情,不是每個國外的學校都接受還沒畢業的醫學生去讀碩班。我當時寫信去問的結果,國外學校的註冊組表示沒有前例,我要申請的系主任表示他要去跟註冊組討論,最後的結論是可以。但是!有家我原本要申請的學校是有明文寫出不行的,所以務必要先確認,不要做白工
(2) 英文檢定
- 這部分應該大家花點時間或是花點錢去買書上課應該都可以解決。有的學校會要你提早就要交,有的學校可以容許你先申請,然後發給你conditional offer,等你真的考過之後再給你unconditional offer。可以視各校情況和自己的時間,決定要何時來考這個。如果是很花時間準備的GRE,考完又可以放比較多年,可以考慮有空先考起來放著
(3) 申請:CV、寫SOP、推薦函
- 要寫好一份SOP需要花不少時間,所以如果同時申請多個不同領域的學程會很累,可以多和學校老師聊聊,會更有概念該怎麼寫,建議寫完找個英修修一下
- 提前找老師們要推薦函,這部分會花的時間比想像中多,務必留足夠的時間給老師們。其實在和老師們聊要出國的過程當中會有很多收穫,也可以增加能幫妳寫推薦函的老師人數(誤)
Q: 當地適應相關問題
(1) 語言
- 我是在倫敦讀書,班上有很多外國人,其實老師們已經差不多習慣講比較標準及緩慢的英文,所以沒有想像中困難(但是一去社交就發現老師講得很慢@@)
- 同上,班上有很多外國人,大家都不是英文母語,所以就勇敢地講吧(?)
- 我屬於臉皮比較薄的人,覺得如果講不順就不太敢發言,所以出國前幾個月有找家教練習口說,不過這因人而異
(2) 學業
- 用英文聽說讀寫對我來說還是要花比較多時間,但是國外上課的時間通常不多,會留不少時間給學生作課前閱讀、課後作業。雖然量滿多的不輕鬆,但是不至於到真的做不完
- 我最大的遺憾就是英文寫作能力很爛,所以寫essay, thesis的時候很痛苦,也寫得不是很好。如果人生可以重來,我應該會在出發前先找家教上英文學術寫作 (我覺得學校開的英文寫作頗貴,又沒有上的特別好)
(3) 社交
- 臉皮厚一點,勇敢踏出華人舒適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