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SCOPE交換經驗談-戴偉哲
-
分享人:輔大醫學系 戴偉哲
Q: 為什麼想去芬蘭交換?
我從來沒去過歐洲,也對歐洲的醫學制度相當好奇,在我們的醫學教育裡,幾乎九成都是學習美國的,我想了解被稱為世界前幾名的福利國,他們的醫療水平和制度是如何運作?剛好藉由IFMSA這個極致省錢的機會,去到物價超高的北歐。
Q: 芬蘭醫學教育有什麼不一樣?
芬蘭地廣人稀,人口是我們的五分之一,每年的醫學生名額是750名,遍佈在五個芬蘭的大城市(Helsinki, Turku, Kupio, Tampere, Olu)。考取方式,類似我們的指考,需要考指定科目(英文、生物、化學、數學)。比較不一樣的是,考生要到『想去的醫學院的城市考試』,也就是說,想考取Helsinki醫學院的考生,就要去那邊考。五個城市的考試是同時進行的,考卷也一樣,但是錄取的分數是跟同一個城市比較,因此錄取率會受到該城市有多少人報考而影響。儘管考生的分數可以上別的城市,他也沒辦法申請,因此導致很多人會重考(平均重考6年),所以城市的選擇是一個重要考量。
當初覺得這樣很不公平,為何不像台灣按照分數填?原來,芬蘭很有信心,認為每一間醫學院都是第一志願,彼此的教育品質應無差異,也不希望頂尖學生集中在特定城市,認為每一個城市都需要好醫生,才有這樣的制度。
Q: 芬蘭醫院有什麼不一樣?
芬蘭醫院的配置,地廣人稀,院區有多大自然不用贅述,比較特別的是,醫院裡面大部分的門都是自動開關,他們非常嚴格執行院內感染管控,認為醫護人員病人所碰觸到的門把是相當重要的感染源。醫師在工作上,他們不需要打present illness,這部分他們有一個recorder,只需要對著麥克風錄音即可,院內會有一群秘書幫忙文書打字,當然需要再recheck,不過也因此醫師省下很多文書處理上的時間。
在治療病人上,歐洲的guideline跟美國的很不一樣,治療選擇等等都會依照歐洲的,很少會參考美國;再來他們也有芬蘭語的類似medscape的系統,醫院任何一台電腦,隨時打開都可以查詢,大家也依照那個工作,裡面有芬蘭自己的epidemiology,prognosis等等,整體很有系統性,照顧也盡量做到標準化。不會像台灣,可能每一家醫院的guideline和做法都不盡相同。
Q:芬蘭醫師的作息與薪資?
芬蘭的醫生們基本上早上第一件事情會一起查房,大約7點半開始,整個科的VS會聚集在一起,到各病人病房去查看,這也給病人很大的信任,VS之間會直接討論治療的方針,所以掛誰的號,得到的治療品質是一致的。查完房之後是晨會,不會很長,接著就是將近一個小時的COFFEE BREAK,醫師和醫學生彼此是沒有距離的,全科的人會一起到一個飯廳,喝咖啡、吃早餐,聊天,跟台灣VS大都有師徒制的生態完全不一樣,在芬蘭,連VS都會把醫學生當作可以獨立的醫師,也相敬如賓。
薪資的部分,讓人訝異,他們基本上同一個科的醫師拿一樣的薪水!聽說明年會有重大變更,但目前大致上是如此,不會因為你開比較多刀就改變,所以醫師之間也是合作大於競爭。
Q: 如何開始?
交換有很多計畫可以選擇,我知道每間學校都會有可以出去的期間跟對應的國家和醫院,有的可以算學分、有的不行,有的是研究導向的、有的是臨床實習導向,這些大家都可以自行斟酌。
Q: 關於IFMSA計畫與優缺點?
我這次的交換主要是透過IFMSA的SCOPE計畫,相信醫學生們應該都不陌生。
想想自己大一剛進來時就被告知,我們系學會費裡面其實包含了台灣醫學生聯合會的會費(約39元/人/年)。在感到莫名與無奈之餘,或許可以更了解一下這個組織還有可以使用的資源。台灣醫學生聯合會的設立,最初就是為了跟世界各地的醫學生交流,共同建立一個平台,運作一些由學生發起的世界性計畫!
如果考慮IFMSA計畫的話,第一步就是去參加SCOPE/SCORE說明會,簡介一下,透過這個一般交換計畫,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不論哪一個國家,都只需要繳交一萬五的費用,這個金額包含住宿一個月跟每天一餐的供應,第二個吸引人的地方,就是這計畫的英文門檻沒有到很高,可以用英檢、多益等等只要達到分數,所以可以選相對簡單的考試;但我建議要去的學弟妹還是考托福、雅斯,一方面可能以後也會用到,而且基本上國際學校都會參考這個項目,前面其他的項目基本上只是IFMSA學生組織自己的審核,像這次我申請的芬蘭土爾庫醫院,醫院登入系統裡面就需要附上英文證明,我是附上托福的英文版證書,如果不同的,我不確定會不會通過審核。
再來講IFMSA的缺點,由於計畫國家遍及眾多,見實習品質無法管控,但我想大家有當過Clerk就知道,要學習多少、或要休息多少其實都是可以自己決定的,我想秉持這樣的態度,想學習的同學們,去哪裡都可以自主學習的很好。
而這次交換裡面,我看到麻醉科把我們交換學生當作一份子,各種procedure都敢放手讓你去操作,病人也對我們很尊重;我在創傷科,反而比較還好,但我自己主動去急診那邊,也有獨立縫合,詢問病史等等的經驗。
Q: 一趟北歐要花多少錢?
英檢
很多人一聽到出國交換等等,第一印象都是,好有錢喔,好羨慕等等等,但是一切都是艱辛的開始,首先要準備相對應的英文證明,主要托福不然就是雅斯,這部分相信逐年成長的報名費大家都知道,更何況可能因應學校需求,可能沒辦法順利一次就考到分數。基本費用
一萬五,繳給IFMSA,包含一個月住宿和一餐。機票
飛北歐,我做國泰航空轉卡達航空,一共轉兩次機,分別在香港跟杜哈,總共在飛機上的時間大約14小時,全部包含轉機可能會到22小時。兩張機票,行李直掛,我覺得已經是最省的方案了,大約三萬多,特別要注意行李如果不能直掛的話,會很麻煩,這部分建議詢問旅行社,或航空公司比較快。食宿
除了在實習時候的一個月,後面多待一周住在青旅,一天大概700台幣,吃的部分,晚餐大多自己去超商買食物來煮,我自己是有攜帶泡麵大約7餐份量,咖哩等等,簡單的食材。交通
城市之間的移動建議搭ONNIBUS,是最便宜的類似客運,都要用網路訂票,方便又便宜,現場買還更貴,畢竟人力是北歐最貴的成本。城市內,可以走路,或騎腳踏車來省錢。如果要去Lapland看聖誕老人村和極光,可能要搭臥鋪火車,他們的國鐵是VR,也可以在裡面搜尋。玩樂
其實芬蘭是一個森林遍布的國家,以自然人文風景為主。小結
全部大概算算,這趟我花費八萬多,其中我去了除了在土爾庫,我還到芬蘭其他城市,包含坦佩雷一個周末,赫爾辛基一周;此外,還有去瑞典的斯德哥爾摩,以及波羅地海三小國的愛沙尼亞。因為多去了周邊國家旅遊,所以花費有稍微高一點,提供給大家參考!Q: 當地適應相關問題
-
語言
主要都用芬蘭語,但大部分當地人英文都很好。 -
人文
芬蘭人都相當獨立自主,所以不要期待有像台灣人的人情味、和熱情。 -
天氣
我七月去,大概在20度上下,是當地算比較冷的夏天,基本上短袖,配上長褲,頂多帶件薄外套即可。當地不常下雨,相當乾燥,但還是需要帶傘。 -
食物
以馬鈴薯為主,還是有米飯,只是跟我們的不同,不過當地的魚販很多。 -
物價
超級貴!路邊攤(一串烤香腸)大約2~3百台幣,正餐一餐約5~6百台幣,稍微好一點需要破千,所以儘量自己煮比較省,超市的價格只比台灣超市高一些些,所以還好。
最後不論去哪,希望大家勇敢跨出華人的舒適生活圈,去體驗學習另一種文化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