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igation

    Tiny Notes

    • Register
    • Login
    • Search
    • 首頁
    • Notes
    • Ask
    • Latest
    • Hot
    • Tags

    2018年值得期待的十大醫療創新 (下)

    每日 Notes
    mis2017 心臟科 新陳代謝科 胸腔科 醫療科技
    1
    1
    1972
    Loading More Posts
    • Oldest to Newest
    • Newest to Oldest
    • Most Votes
    Reply
    • Reply as topic
    Log in to reply
    This topic has been deleted. Only users with topic management privileges can see it.
    • T
      TinyNotes last edited by TinyNotes

      Top 5 遠距醫療

      alt text
      (圖片來源:wikimedia)

      將醫療照護延伸至病人的住所已經被討論多年,除了可以減少地理空間的障礙,也能夠給予更即時的照護,帶給患者更好的預後。隨著遠距醫療科技的進步、手機的普及、法規及給付制度的改變,可以預見遠距醫療已經蓄勢待發。

      影片及文章連結

      Top 4強效的降血脂藥物

      alt text
      (圖片來源:wikimedia)
      高LDL是造成冠狀動脈疾病、中風等的重要危險因子;也因此,血脂的控制是這些慢性疾病治療重要的一環。目前的治療仍以口服Statin類藥物為主軸,雖然能夠帶來不錯的效果,但仍有少部分患者產生肌肉病變及肝毒性。

      PCSK9能夠回收細胞表面的LDL受體;而新的降血脂藥物PCSK9抑制劑,是一種單株抗體,能夠和PCSK9結合,減少LDL受體的分解,讓LDL得以持續被攝入細胞中。研究顯示,PCSK9抑制劑能夠顯著降低血脂;且和statin併用時,可以將血脂降低達75%,達到更強效的血脂控制。

      影片及文章連結

      Top 3遺傳性視網膜病變(IRDs)的基因治療

      alt text
      (圖片來源:wikimedia)

      基因治療的發展並不是很順利。1999年,Gelsinger在接受基因治療後,因為嚴重的免疫反應,導致患者在幾天後死亡。這一次的事件,使得基因治療蒙上陰影,也使得基因治療進入黑暗期。

      然而,近幾年來,基因治療似乎又重回一絲曙光。RPE65是一個和視網膜相關的基因,若產生突變可導致Retinitis Pigmentosa和Leber congenital amaurosis等遺傳性視網膜病變,導致患者的視力永久受損。RPE65的基因治療,乃利用重組的AAV2載體將RPE65基因帶入體內,預計將會在今年底通過FDA。研究者也相信,未來將會有更多的基因治療進入市場中。

      影片及文章連結

      Top 2 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神經調節治療(neuromodulation)

      alt text
      (圖片來源:Flickr)

      C.P.A.P是睡眠呼吸中止症治療的一環,能夠通暢呼吸道,改善睡眠的狀況。然而,對於某些患者來說,C.P.A.P的使用反而會影響睡眠品質,使得超過4成患者拒絕長期使用。

      神經調節治療(Neuromodulation)是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另一種療法,該儀器能偵測呼吸的型態,並刺激舌頭和喉嚨的肌肉,讓呼吸道得以通暢。臨床研究顯示,神經調節治療能夠顯著降低apnea-hypopnea index (AHI)及缺氧事件的發生頻率。有鑒於睡眠呼吸中止症的高盛行率及C.P.A.P使用的低順從性,神經調節治療將可能在未來扮演重要腳色。

      影片及文章連結

      Top 1混合閉環胰島素遞送系統

      alt text
      (圖片來源:wikimedia)
      T1DM的患者需要終身給予胰島素治療,並接受嚴格的飲食控制。然而,血糖的變化相當不容易掌握,使得胰島素的給予難拿捏,造成患者及家屬很大的困擾。

      2016年,FDA核准了混合閉環胰島素遞送系統(Hybrid closed loop insulin delivery system)的使用。這套系統能夠持續監控血糖,並經由程式運算,自動計算出需要施打的胰島素劑量。除了方便之外,這套系統也更能夠穩定T1DM患者的血糖。專家們也期待類似的閉環系統也能夠使用於T2DM的患者,給予這些患者更好的照護。

      影片及文章連結

      1 Reply Last reply Reply Quote 0
      • First post
        Last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