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vO2與 SvO2
-
定義
- SvO2:近端肺動脈的氧氣飽和度,常用來評估全身的氧氣利用比例
- ScvO2:SVC的氧氣飽和度,常用來評估上半身含腦部的氧氣利用比例
- 正常範圍,各研究及醫院的標準不一,但大致的範圍落在65-80%左右
量測的技術
- 利用分光光度鏡的技術量測
- 含氧及不含氧的血紅素,其吸收光的模式不同,進而算出含氧飽和度
決定因子
-
主要取決於『氧氣的運輸』以及『組織的耗氧量』
-
影響氧氣運輸的因子
→心輸出量:心臟功能、有效體液量
→氧氣的含量:缺氧、CO中毒、貧血、大出血 -
影響耗氧量的因子
→細胞運用氧氣的能力受損:敗血症、cyanide中毒
→耗氧量增加:發燒、運動、顫抖
→耗氧量減少:鎮靜、麻醉 -
若SvO2升高,但是乳酸也增加
→代表組織缺氧,然而耗氧量卻下降
→要考慮到是否為無法有效利用氧氣的狀態(ex. Cyanide中毒、sepsis)
綜合比較表(從Life in the Fastlane修改)
SvO2 ScvO2 取樣位置 肺動脈 上腔靜脈 侵入性 較高 較低 氧氣飽和度 通常較高 通常較低(註1、2) 併發症 相對較多 侵入性較低,因此較少併發症 -
註1
在正常狀況下,ScvO2通常會偏低,因為上半身的耗氧量較高
但兩者的差值並不大,大約介於5-10% -
註2:哪些狀況下,ScvO2可能會高於SvO2?
(1) 休克狀態:內臟循環的氧氣使用上升,導致IVC的含氧量下降
(2) 腦部耗氧受到抑制的狀況(ex.麻醉、腦部創傷)
References
- Pearse RM, Rhodes A (2005) Mixed and central venous oxygen saturation. In: Vincent JL (ed) Yearbook of intensive care and emergency medicine.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 New York, pp 592–602
- Nickson Chris (2012). SvO2 vs ScvO2. Retrieved 2017 Nov 23rd from https://lifeinthefastlane.com
-
個人覺得SvO2這個東西有很大的討論點
- SvO2的意義在於靜脈血回流到肺動脈時的血氧濃度
取決於"氧氣的運輸"以及"組織的耗氧量"
所以通常會說"在耗氧量與動脈血氧濃度固定的狀況下,SvO2降低代表心輸出量降低"
動脈血氧濃度在臨床上很好證明,打動脈導管抽動脈血就可以解決
但是臨床上要如何證明"耗氧量固定",這個我就不清楚了 - "若SvO2升高,但是乳酸也增加"
乳酸增加本身即代表氧氣供應低於需求,有可能是無法有效利用氧氣的狀態導致
然而SvO2增加也可能是因為"組織灌流增加"所致,也就是上述文章中的Sepsis
- SvO2的意義在於靜脈血回流到肺動脈時的血氧濃度
-
@roshshuin
第一個問題,我不太清楚如何回答,但目前已經有許多工具能夠協助證實是否有心輸出量降低,加上Swan-Ganz現在很少放,SvO2的角色也跟著下降。第二個問題
乳酸增加,可能是提供的血氧/灌流不足;也可能是無法有效利用氧氣
所以SvO2偏高,一來可能是給予高濃度的氧氣,二來則可能是細胞無法利用氧氣
(sepsis和septic shock應該會導致組織灌流下降,且會導致細胞氧氣利用受損) -
SvO2:常用來評估全身的氧氣利用比例
ScvO2:常用來評估上半身含腦部的氧氣利用比例我的理解是全身會包含上半身+腦
那為何SvO2>ScvO2? -
@王品方
因為要考慮靜脈血混合的問題
ScVO2是只測上腔靜脈(血氧比較低)
SVO2則會是上腔靜脈(相對較低)+下腔靜脈(相對較高)的混合,最後的SVO2會高於SCVO2
細節可參考連結:https://litfl.com/svo2-vs-scv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