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燙傷Burn-治療
-
燒傷對於人體的傷害
(1) 燒燙傷的傷口→人體對外的屏障被破壞
- 阻絕感染的屏障被破壞 (三天後感染會開始跑出來!)
- 大於30% BSA的患者
產生SIRS→血管通透性增加、體液流失
導致嚴重的hypovolemia、甚至造成burn shock→多重器官衰竭 - 皮膚被破壞後,水分蒸發上升,導致體液大量流失和低體溫
- 代謝率上升
若未補充足夠的營養,將導致死亡率上升
蛋白質會大量流失、崩解
(2) 大量溶血:肇因於直接熱傷害、血球壽命變短、MAHA
(3) 大量組織壞死
- 大量tissue factor釋放,導致凝血因子消耗、DIC
- 大量肌肉組織受損,導致Rhabdomyolysis
(4) 吸入性灼傷
- 上呼吸道腫脹 (12-24小時出現)→→懷疑有吸入性灼傷要早期插管
- 下呼吸道傷害可能導致ARDS→大約灼傷後4~8天會出現!
- 一氧化碳中毒 (火場的重要死因!!)
(5) 環形燒燙傷
- 如果有環形的燒燙傷,皮膚彈性差,在肢體腫脹後會導致下端血液循環受阻,甚至造成Compartment syndrome→要早期做Escharotomy
到院前處置
(1) 穩定vital sign→有burn shock快補水,注意是否有嗆傷
(2) 接著將傷口浸於冷水之中約30分鐘
- 早期泡冷水(受傷後30分鐘內)才有效果
- 如果大面積灼傷泡太久,會有低體溫的風險,甚至心跳停止!
急性期處置
(1) 最重要是穩定vital signs
(2) 呼吸的維持
-
有吸入性灼傷者,要早期插管!不能等到上呼吸道腫脹才處理!
(跡象:喘、臉部或鼻毛灼傷、碳粒等) -
如果頸部、胸部有灼傷,後續的eschar會導致皮膚彈性變差,甚至影響呼吸(頸部→壓迫呼吸道;胸部→tidal volume受限)
-
一氧化碳中毒:持續給100%純氧,直到HbCO的量<10%
(3) 灌水:Parkland Formula
- 燒燙傷後,會導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滲液喪失,導致嚴重的hypovolemic shock!因此要趕快補水,維持足夠volume
- 如何監控水分夠不夠:看urine output,維持每小時每公斤0.5~1cc
- Parkland formula
給4mL/kg/% TBSA的Lactate Ringer
其中一半在前8小時給予;後一半在16小時給予
(ex. 60公斤,70%燒傷,前24小時總共要給16800cc的水
其中前8小時給8400cc,後16小時也給8400cc)
Supportive care
(1) 疼痛控制:如果到三度會沒有痛覺;二度灼傷會非常疼痛
- 需要大量的止痛、鎮定藥物:Morphine就直接上了
(2) Stress ulcer:可以給H2 blocker
傷口照護
(1) 傷口基本上每天換一次就可以了
- 除非有感染;或是滲液很多的狀況才需要換兩次
- 步驟簡單來說:清潔傷口→敷料→散紗→包起來
- 常用的外敷藥膏:Sulfasil (含銀離子、磺胺類用藥 Silver Sulfadiazine)
(2) Occlusive dressing
- 可以覆蓋在淺二度的傷口:需要乾淨,受傷後24小時內
- 這類的敷料能夠提供阻隔,並維持潮濕的環境,促進傷口復原
- 敷料包括:TransCyte、Biobrane
(3) Escharotomy
- 如果有環形的燒傷,該處的皮膚彈性變差,當肢體腫脹會導致腔內壓升高,進一步導致Compartment syndrome。為了保住四肢,就要將這些eschar劃開,降低腔室壓力
(4) Debridement
(5) Grafting
-
全層燒傷基本上皮膚就不太會長→做excision and grafting
-
植皮
只有自己的皮才是最好的,其他只能暫時性的覆蓋!
取沒有燒燙處的皮膚(STSG)做自體移植(autograft) -
暫時性覆蓋
捐贈的皮膚(allograft)、異體移植(xenograft)、人工敷料
能夠保護傷口、減少蒸散和熱能流失、對患者也較舒適 -
做完皮膚移植處,記得要選擇indirect wet dressing
因為血管新生需要在48~72小時才出現,在這之前須要靠擴散作用,皮膚才能活,所以要用濕的敷料!皮膚長不好則要考慮hematoma、mobilization和infection的可能性
營養
-
在燒燙傷的病人,能量需求會大幅度上升
-
蛋白質消耗↑;滲液流失↑ →導致蛋白質的需求大幅增加
成人:1.5-2g/kg;小孩子:1.5-3g/kg -
重點是達到需求,不要讓體重減輕!選擇高蛋白飲食!
-
早期建立腸道營養
初期的復健
(1) 擺位:position!position!position!
- 大致上是擺成大字形,可參考netter的圖
(Ex. 頭部要extension、腳掌要Dorsiflextion)
(2) 早期開始復健,從passive movement→主動運動
References
- 台北榮總實習教學內容
- Edich RF (2013). Thermal burns. Retrieved Sep 18 2013 from http://emedicine.medscap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