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中風簡介
-
簡介
腦中風的定義為『任一原因導致腦部血液循環中斷、氧氣供應不足,導致腦部神經受損或死亡』,這樣的狀況就稱為中風。中風持續占據十大死因的前幾位,和生活型態與慢性疾病有許多關聯性。(風險因子包括高血壓、糖尿病、缺乏運動、抽菸、肥胖、年齡等)
腦部的血液循環
- 分成兩大系統:內頸動脈、椎動脈系統
- 兩者會形成Circle of Willi,供應腦部的血流供應
腦中風的分類→梗塞性和出血性
(1) 栓塞性腦中風(Thrombotic stroke)
- 腦部血管粥狀動脈硬化,導致腦部血管變窄、失去彈性。
(2) 栓子性腦中風(Embolic stroke)
- 通常和心房顫動產生的emboli有關,需根據CHA2DS2-VASc Score決定是否要給抗凝血劑
(3) 小空洞性腦中風(Lacunar stroke)
- 穿透性的小血管的栓塞性中風,多發生在basal ganglion、腦幹等
- 東方人、高血壓、糖尿病者常見,和dementia有關
(4) 暫時性腦栓塞TIA
- 短暫性的腦缺血,和小栓子暫時卡在血管內,而後很快崩解造成
- 之後發生stroke的機會很高 (算ABCD2計算風險)
(5) 腦內出血ICH
- 較為急性發作,死亡率較梗塞性中風來得高
- 常影響putamen、thalamus和小腦
(6) 蛛網膜下腔出血
- 和aneurysm或AVM有關,會引發劇烈的頭痛,死亡率相當高,需要即刻進行治療
腦中風的症狀簡介
(1) 前大腦動脈中風ACA
- 支配範圍
內囊前肢、額葉、頂葉內緣 - 症狀
對側下肢無力、對側下肢麻木、缺乏動機、abulia (akineticmutism、沒有動機、運動不能性緘默)、出現抓握反射grip、disconnection apraxia(失聯失用)、尿失禁
(2) 中大腦動脈中風MCA
-
支配範圍
簡單分成兩區,分別為superficial branch和lenticulostriate branch
前者支配額、頂、顳葉的外側皮質
後者則支配內囊後肢、putamen -
Superficial branch
對側的頭、頸、手無力和麻木;若是在優勢側還會有Broca’s aphasia或是Wernicke’s aphasia,甚至有global aphasia出現;右側頂葉區中風可能會有hemineglect syndrome(對中風對側的刺激沒有反應)。 -
Lenticulostriate
以basal ganglia的受損為主,會有對側偏癱的症狀
(3) 後大腦動脈中風PCA
-
superficial branch:視覺中樞
-
deep branch:支配內囊後肢、視丘
-
症狀
視覺障礙(半側偏盲 ex.兩眼的左側都看不到)、視覺失認、辨色不良、失讀症但沒有書寫障礙(pure alexia without agnophia)、記憶喪失;如果中風範圍影響到內囊,還會導致對側的感覺、運動功能喪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