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飼養青蛙相關的疾病
-
簡介
有些病原體能夠經由青蛙傳染給人類,並存在於水箱或是受汙染的水中,包括了分支桿菌(Mycobacteriosis)、披衣菌(Chlamydiosis)、沙門氏菌(Salmonellosis)等。
分支桿菌
- 水源性的非典型分支桿菌常會造成青蛙的疾病
- 受感染的青蛙可能不會有明顯的症狀或皮膚病灶
- 傳染途徑:從青蛙或受汙染的水源→人類皮膚的小傷口
- 臨床表現
→可能會在接觸後7-14天產生
→皮膚炎、皮下結節、皮膚受損等 - 治療:給予抗生素治療/手術切除病灶
披衣菌
- C. pneumoniae是重要的菌種,曾在研究用青蛙中爆發感染
- 人類可能經由吸入受汙染的飛沫而感染,進而產生肺炎
沙門氏菌
- 沙門氏菌是人類重要的腸胃炎菌種,但在青蛙身上可能沒有症狀
- 傳染途徑:糞口傳染
其它菌種
- 飼養水箱可能有其他伺機性感染菌種,包括Aeromonas、Edwardsiella等
- 這些菌種主要造成傷口感染;但在免疫抑制的患者可能會造成系統性感染
如何預防
-
在接觸青蛙時,利用防水層隔離潛在的皮膚傷口,減少直接接觸青蛙或水槽內的水;必要時可以加上面罩,保護口鼻眼不被噴濺
-
接觸青蛙後,要記得清洗雙手;並以有效的消毒液清潔桌面
-
避免在同個洗手台,清洗青蛙水箱和人類用具
-
若有傷口接觸到青蛙,用肥皂和水清洗該區域,並注意皮膚狀態,必要時尋求醫療的協助
Refer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