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igation

    Tiny Notes

    • Register
    • Login
    • Search
    • 首頁
    • Notes
    • Ask
    • Latest
    • Hot
    • Tags

    成人急性下消化道出血

    每日 Notes
    下消化道出血 大腸直腸外科 肝膽腸胃科
    1
    1
    10243
    Loading More Posts
    • Oldest to Newest
    • Newest to Oldest
    • Most Votes
    Reply
    • Reply as topic
    Log in to reply
    This topic has been deleted. Only users with topic management privileges can see it.
    • T
      TinyNotes last edited by TinyNotes

      簡介

      急性下消化道出血通常會以『血便hematochezia』表現,上消化道出血則以『黑便melana』表現。大部份的出血(80~85%)會自己停,死亡率大約2-4%。遇到這類型的病人,要先確定vital sign是否穩定,接著找看看出血的原因,並給予適當的治療

      定義

      • 上消化道upper GI出血:ligament of Treitz以上

      • 中消化道mid GI出血:小腸
        →通常在大腸鏡、胃鏡做完都找不到出血點才會懷疑是小腸的問題

      • 下消化道lower GI:大腸以下的出血

      下消化道出血的成因

      (1) 直腸出血的原因

      • 在年輕族群中,以痔瘡、肛裂等最多,出血量通常不大

      (2) 大腸出血的原因

      • 結構:憩室疾病diverticulosis(最常見!)

      • 血管:血管異常增生(angiodysplasia)、缺氧性、輻射線相關

      • 發炎:感染性大腸炎、發炎性大腸炎

      • 腫瘤:colon cancer

      • 醫源性:術後、做過息肉切除等

      (3) 比較

      • 結構性或血管性→通常是無痛性的大出血
      • 發炎性的則常有腹瀉、腹痛的問題

      臨床表現

      (1) 血便hematochezia(大便中有亮紅色的血or血塊)

      • 降結腸的出血→亮紅色出血
      • 升結腸的出血→maroon-colored(栗色的)、深紅色

      (2) 血紅素變化

      • 出血初期,因為是喪失全血→血色素的濃度通常會維持在baseline

      • 隨著輸液的補充,血紅素會稀釋,濃度會下降

      • 應該是Normocytic→如果是microcytic、或有IDA→偏向慢性出血

      初步評估

      (1) 病史

      • 合併的症狀、過去病史(是否有類似的經驗、慢性疾病)、藥物的使用(是否有用抗凝劑、抗血小板藥物、NSAIDs)
      • 無痛性的血便偏向diverticulosis、血便合併腹痛偏向colitis、合併腸道習慣改變偏向惡性腫瘤

      (2) PE

      • 確定vital sign是否穩定、是否有hypovolemia的表現(tachycardia、低血壓等)、看conjunctive(是否有貧血)、腹部PE、DRE(痔瘡、直腸腫瘤)等

      (3) Lab

      • CBC、DC、肝腎功能、凝血功能等

      初步處置

      • 如果血液動力學不穩定:快速給輸液(半小時500cc)、穩定vital sign

      • 輸血:視狀況給予

      • 矯正是否有凝血相關異常
        (a) 一定要檢視藥物史:抗凝劑、抗血小板藥物
        (b) 檢視是否有相關凝血異常疾病:肝臟、腎臟等
        (c) 抽PT、aPTT、INR等
        (d) 評估是否能夠停藥(評估利弊得失)!評估是否需要給血小板或FFP等

      診斷

      (1) 排除上消化道出血的可能性

      • 做大腸鏡檢查!找病灶
      • 其他:CT angiography、核醫檢查、做血管攝影等

      (2) 大腸鏡

      • 能夠快速找到出血位置、然而需要做preparation

      • 大腸鏡同時也能夠治療,給予止血

      (3) 核醫檢查→標定紅血球

      • 能夠找到大腸小腸的消化道出血點
      • 核醫檢查只能夠偵測『active bleeding site』,至少要達到0.1-0.5mL/min的出血速度,不一定能夠抓到

      (4) CT angiography

      • 能看到active hemorrhage site:要有0.3~0.5mL/min的出血狀況

      • 好處:快速、非侵入性、available

      • 缺點:沒辦法治療、顯影劑、輻射暴露等

      (5) Angiography

      • 通常會保留給嚴重出血、血液動力學不穩的患者;持續且反覆的出血;或是做完大腸鏡仍找不到bleeder者

      • 通常只能偵測active bleeding sign,要能達到1~1.5mL/min的出血

      • 可以同時治療:血管栓塞治療

      Strate. L. (2014). Approach to acute low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in adults. Retrieved Nov 25th from www.uptodate.com

      1 Reply Last reply Reply Quote 0
      • First post
        Last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