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呼吸中止症(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
-
投稿人:張晉瑜醫師
簡介
- 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患者因為上呼吸道狹窄,導致患者於睡眠時出現呼吸中止(apnea)及低通氣狀態(Hypopnea)。患者再白天常常會非常想睡覺,進而影響到生活。
名詞定義
- Apnea呼吸中止:
→呼吸氣流顯著減少甚至停止(>90%),持續10秒以上 - Hypopnea低通氣狀態:
→呼吸氣流小於50%,持續10秒以上,且血氧掉4%以上 - Apnea-Hypopnea Index (AHI)
→在睡覺時,每小時出現的apnea和hypopnea次數
分類
- 中樞型
→呼吸動力停止,造成呼吸肌失去功能所產生的呼吸中止。
→在呼吸停止時,不會有胸腹呼吸的動作 - 周邊型/阻塞型
→因為上呼吸道阻塞(軟組織太多/結構問題),導致呼吸中止
→在呼吸停止時,會有胸腹呼吸的動作
危險因子
- 男性、肥胖(70%)、鼻中膈彎曲、鼻息肉、扁桃腺肥大
- 抽菸及家族遺傳也可能有關係
臨床表現
- 白天較為疲倦嗜睡、就算睡很久也不覺得有睡飽的感覺,清晨時出現頭痛,不容易集中精神、記憶力變差、脾氣也變差、性慾下降
- 家人可能觀察到病患睡覺時有呼吸中止、打鼾(snoring)或磨牙的現象;患者的睡眠也容易在半夜中斷,合併多尿、夜尿的表現
- 併發症
→心血管疾病:高血壓、心臟衰竭、心肌梗塞、中風
→死亡率增加:和心血管疾病有關
→相關機轉:交感神經過度興奮、氧化壓力增加、發炎反應等
相關檢查與診斷
- 鼻部與喉部檢查:找出可能的阻塞位置(ex.鼻中膈、扁桃腺)
- 診斷需要靠『Polysomnography PSG,多項睡眠生理檢查』
→AHI大於5分加上OSA的相關症狀
→AHI大於15分,不論是否有症狀
→依照AHI分級:輕微5-15,中度15-30,嚴重 >30
處置
- 生活型態調整:
→減重、避免
→避免使用鎮靜劑、戒酒、戒菸 - 非藥物治療
→使用CPAP:利用氣壓將呼吸道撐開,效果高,但要看患者依從度
→使用口腔矯正器(Oral appliance):讓呼吸道維持通暢 - 外科手術治療
→雷射止鼾術 (Laser-asisted uvulopalatoplasty, LAUP):使用雷射對uvula進行整型術,適用於較輕微的OSA
→懸壅垂軟顎及咽部整形術 (uvulopalatophryngoplasty, UPPP):針對軟顎部分的阻塞,移除多餘的軟組織,若扁桃腺肥大也一併移除,製造出更大的空間
Ref.
The 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 Handbook of Internal Medicine fifth edition p. 2-8
Washington manual 334-339
Kline LR (2016). Clinical presentation and diagnosis of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in adults. Retrieved 2016 Dec 23rd from www.uptodat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