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濕性心臟病 Rheumatic heart disease
-
簡介
在開發中國家,風濕性心臟病是造成年輕人心臟疾病的重要原因。風濕性心臟病是風溼熱(rheumatic fever)後10到20年出現的慢性併發症,可能會造成瓣膜的破壞導致心臟衰竭。(風溼熱筆記連結)
盛行率:a disease of poverty
- 是開發中國家,造成心臟疾病的重要原因
- 在盛行地區,風濕性心臟病約佔心臟衰竭原因的15%
臨床表現
(1) 風溼熱的急性期
-
全心臟發炎pancarditis,瓣膜炎valvulitis
-
瓣膜炎:二尖瓣脫垂→二尖瓣逆流→嚴重者可能導致心臟擴大、衰竭
(2) 風溼熱的慢性期
-
如果瓣膜的問題持續惡化,會漸漸走入慢性期
-
二尖瓣幾乎百分之百會被影響,aortic valve約佔20~30%,三尖瓣常被影響,但通常沒有明顯症狀
-
二尖瓣
-
二尖瓣閉鎖:MS
→緩慢進展,在發生風濕熱後,20~40年才出現症狀
→若無症狀,10年存活率達80%;但症狀出現,存活率快速↓
→會增加thromboembolism的風險 -
二尖瓣逆流:MR
-
許多病人同時有MS和MR!因為瓣膜產生『fish mouth deformity』
-
Screening
- 如果病人過去有風溼熱的病史,建議做超音波檢查,並做後續的處置
- 目前並沒有明確的guideline提出追蹤時間,但建議在18歲前,以及35歲時至少各做一次掃描
治療
(1) 減緩疾病的進展
- 給予antimicrobial prophylaxis,避免再次發生風溼熱
(2) MR (mitral regurgitation)的處置
- 如果出現左心室功能異常的狀況(ex. EF<60%,end-systolic 直徑大於4cm):考慮手術
(3) MS (mitral stenosis)的處置
-
嚴重者要考慮vaculoplasty或是手術
-
要監控肺動脈壓力!小心pulmonary edema
-
有MS的病人,特別容易產生心房顫動
-
有些人會同時合併MR和MS:難以處理!預後較差!考慮置換瓣膜
Reference
Upto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