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parin-induced thrombocytopenia (HIT)
-
簡介
HIT是使用heparin的重要併發症,可以分成兩大類(type I 和type II)
(1) type I- 使用兩天後platelet count些微下降,持續使用後會漸漸回到正常
- 比較常見,通常不會造成臨床上的問題
(2) type II
- 和免疫相關,因為產生heparin-platelet factor 4 complex(PF4)的自體免疫抗體,導致thrombocytopenia的發生
(3) 本篇簡介主要探討比較嚴重的HIT type II
發生率與危險因子
- type II:在使用heparin超過4天者,盛行率約達0.2%~5%
- 危險因子
使用的時間、heparin的形式(低分子量heparin較不易產生!)、surgical patient、女性
病理機轉
和自體免疫有關聯性(機轉很複雜,有興趣再念uptodate吧!)
(1) 給予heparin數天後,會產生一些抗體的反應(2) 血小板中有一可中和heparin的蛋白質,稱platelet factor 4(PF4)
- 和heparin結合形成heparin-PF4 complex
- 會附著在活化的血小板表面,吸引抗體黏附在此complex上
- 進一步活化周邊的platelet,釋放出更多的PF4→產生正向循環
- 被活化而凝集的血小板,因此被循環中移除,造成thrombocytopenia
臨床表現
(1) Thrombocytopenia
-
血小板數量掉超過50%,但通常還是會大於20000/cumm,不至於出現spontaneous bleeding!
(比較:ITP可能會掉到10000以下,更容易有出血的問題) -
通常在開始heparin治療後5到10天開始出現 (超過2周才出現較少)
-
early onset HIT:可能和一到三個月前有使用heparin治療有關
(2) Thrombosis -
靜脈和動脈都可能會有!(DVT、肺栓塞、stroke、MI等)
-
目前機轉仍不明(可能和血小板被抗體活化後分泌的物質有關)
-
heparin本來的作用是抑制凝血因子讓凝血反應↓;但在HIT的病人中,血小板活化,導致血小板的凝集,引發thrombus的生成
-
如何區分HIT造成的thrombosis和heparin給不夠造成的thrombosis?
(在HIT病人中:thromnocytopenia通常會先發生!)
(3) Skin necrosis
- 注射位置出現(主要是fat-rich area出現),看到要懷疑HIT
診斷
-
首先是要懷疑HIT的存在:使用heparin 5~10天後,出現thrombocytopenia、動靜脈出現thrombosis、skin necrosis等
-
serotonin release assay:gold standard!!!
簡單來說,先將正常的血小板用14C-serotonin標記→接著將血小板加入病人血漿中→接著再加入不同濃度的heparin→如果發現14C-serotonin在治療濃度範圍(0.1U/ml)釋出,結果就是positive! -
其他還有很多方式,很複雜,有興趣的可以上uptodate查詢,但最重要的是,在臨床上遇到類似狀況的病人,要列入鑑別診斷中喔!
預防
給低分子量heparin、縮短heparin的使用時間等
治療
(1) 一開始,最重要的是立刻停止heparin的使用!
- LMW heparin也會和antibody反應,所以也要停掉!
(2) 須改用其他的抗凝血劑,怕一停掉heparin後就發生thrombosis
- HIT合併腎功能不佳:選擇使用argatroban
- HIT合併肝功能不全:選擇使用argatroban或是bivalirudin
- 其他的agent還有trial細節請見uptodate
(3) 輸血小板
- 出血患者才考慮,目的是治療出血,而不是預防出血(不然會增加thrombosis)
(4) Warfarin的使用時機
- 當上述的替代抗凝血劑已穩定使用,且血小板數量已大於150000/Cumm,可考慮transition到Warfarin
Reference
Upto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