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健概論
-
歷史
- 最早源自二戰,美國Dr. Rusk向美國軍方展示重傷後積極復健的士兵能夠更快上陣,復健也開始受到美國社會的重視
- Dr. Krusen:美國復健醫學之父
- 台灣:1960年代開始設立→小兒麻痺流行有關
復健醫學的定義
- 最重要的目標就是『功能的恢復』
- 復健醫學是個多專業的團隊工作,需要各個專業的整合(interdisciplinary),並考量病患的社會脈絡及生活狀況(全面性思考)、協助病人能夠改善其功能
- 復健醫學能夠改善生活品質、降低社會成本、增加患者的功能
名詞定義
-
Impairment:身體功能或結構的問題
-
Disability:因為受傷之後,導致身體功能的受損
-
Handicap:社會層級的失能(社會功能的受損)
-
可以使用國際機能、失能和健康分類(ICF)做出分類和編碼
生活能力評估
(1) 巴氏量表Barthel index
- 共有10項問題,滿分為100分
- 若要申請外籍看護,需要先做巴氏量表的評估
- 連結請點此
(2) Functional independence measure(FIM)(問診評估常用!)
-
共有3大項18個子項目,每項1-7分(越低越差)
- 7分:Complete independency:完全獨立
- 6分:Modified independency:需要輔具的協助
- 5分:Supervision:在監督下可以完成活動
- 4分:Minimum assistance
- 3分:Moderate assistance
- 2分:Maximum assistance
- 1分:Total assistance:完全沒有辦法完成
-
評估比較完整,也有考慮到認知和溝通的功能
-
內容
- 自我照顧:進食、儀容、沐浴、更衣(上半)、更衣(下半)、如廁
- 轉位:[床、椅、輪椅]、廁所、浴缸淋浴
- 移動:步行/輪椅、樓梯
- 括約肌控制:膀胱管理、腸道管理
- 社會認知:社會互動、解決問題、記憶、理解、表達
PT/OT/ST
(1) 物理治療physical therapy
- 傳統定義:利用物理因子治療個案(聲、光、電、水、冷、熱、力)
- 美國物理治療學會的定義:『物理治療乃是物理治療師直接或指導與監督下提供的服務』
(2) 職能治療occupational therapy
- 目標:透過個案參與生活中的活動,使個案能充分發揮各角色功能
- 重點:強調『日常生活功能恢復』的部分!!!!!!
(3) 語言治療speech therapy
- 治療有溝通或吞嚥障礙的患者→改善溝通技巧、吞嚥功能
- 聲音異常、失語症、語言發展遲緩、容易嗆到等都屬此範疇
Reference
復健及物理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