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主動脈瘤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
-
簡介
AAA是最常見的血管瘤,在美國,每年約有15000人因為AAA而死亡,因此,如何在AAA破裂之前介入是個相當重要的議題。
定義
-
動脈直徑大於3公分就可被視為aneurysmal
-
AAA意指在腹主動脈,出現了一段膨大的血管,直徑比預期長度增加了50%
-
分類
small(<4cm)、Median(4-5.5cm)、Large(>5.5cm)、very large(>6cm) -
可依照位置分為
suprarenal、pararenal、juxtarenal、infrarenal
(可參考uptodate:http://tinyurl.com/n2keyqm) -
AAA最常發生的位置為renal artery和IMA之間
區分
-
aneurysm:三層血管結構(intima, nedia, adventitia)都一起被撐大
-
aortic dissection:血管結構撕裂,使得血液進入層與層之間,形成false lumen
-
pseudoaneurysm:血管破裂,血液被包覆在血管三層外的結締組織中
盛行率與危險因子
-
在已開發國家約占4~9%(但大部分小於3.5cm),隨著人口老化,盛行率↑
-
危險因子
男性、抽菸、年齡、白種人、高血壓、粥狀動脈硬化、遺傳
(但是有DM的人,發生AAA的機會反而較低)
** 病理機轉與病程發展**
-
由許多因素共同造成,和動脈壁的退化、血壓、發炎、基因等相關
-
AAA平均每年增加0.3~0.4cm(在抽菸者進展更快)
-
AAA的直徑越大、擴大的速度越快,發生破裂的機會更高
臨床表現
- 大部分沒有症狀!許多人都是意外發現
- 有症狀:壓迫周邊結構,導致腹痛、背痛、腰痛;影響到血管會造成缺血
- AAA破裂
在AAA破裂的病人當中,只有20%知道自己有AAA。其症狀包括嚴重腹痛、低血壓、腹部腫塊,甚至shock;然而有些人的破裂症狀並不典型,容易發生判斷上的錯誤!
診斷
最重要是靠影像學(Sono、CT),PE難診斷,aneurysm要夠大才有辦法
臨床處置
(1) 沒有症狀、未達surgical indication者:採保守治療
-
包括減少風險因子(戒菸、降血酯等)、定期追蹤監控
-
surgical indication包含有症狀、破裂、直徑大於5cm、擴大速度太快
(2) 有症狀的AAA:先評估AAA的狀況,是否已破裂或有破裂的可能
- 依照病人的狀態,選擇使用surgical或是endovascular的方式
(3) 破裂的AAA:穩定vital sign,緊急進刀房修補
- 可考慮使用傳統surgical或導管(endovascular)的方式
(4) Open surgical vs endovascular repair
- 必須要考慮病人的狀態,並與病人共同討論
- 看aneurysm的位置,是否有符合的stent可以用,目前較少開刀
- open surgical:將動脈瘤部分切開,置入tube或是人工血管
- endovascular repair:經由導管的方式,置入graft
(可參考uptodate:http://tinyurl.com/mfqnmww)
Reference: uptoda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