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膜免疫系統 Mucosal Immune System
-
基本介紹
-
為一群特化的免疫組織,分布於有黏膜的組織
-
參與於中最主要的抗體為IgA
-
在這些組織,每天面對的抗原數量非常龐大,所以需要有一套有效的系統對抗外敵,同時也要避免對某些無害分子的攻擊(ex. Food particle)
-
在這裡主要介紹gut 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GALT)
GALT
(1) 第一道防線
- 消化酶→胃酸,蛋白酶等都可以殺死pathogen
(2) antimicrobial moleule
- lactoferrin、defesin、lysozyme
- 上皮細胞的TLR接觸到antigen後,會引發MyD88途徑,釋放抗微生物物質
(3) GALT後天免疫的啟動:
-
peyer’s patch
-
小腸上皮除了絨毛外,會有一個特化的結構,稱為peyer’s patch
-
結構外的上皮有個特殊的M cell,能夠讓antigen通過,並進入有許多APC的dome area,接著APC會將抗原呈現給下游的B,T cell,產生adaptive immunity
-
這些B,T cell接著會從HEV離開,經由循環系統,進入小腸絨毛的lamina propia區域,進行免疫相關反應
-
-
dendritic cell:
- DC會把觸手伸出epithelial外,直接抓外面的抗原
- 將抗原呈現給位於lamina propia的免疫細胞
(4) GALT的免疫細胞:
- 一部分出現在lamina propia:LPLs
- 一部分出現在epithelial上:DC,intraepithelial lymphocyte(IEL)
(5) Lamina propia的免疫細胞:
-
其plasma cell會分泌IgA,組合成dimer,並將抗體送入lumen
-
機制1
上皮細胞的basement處有抗體receptor,會經由胞吞,胞吐送出 -
機制2
IgA dimer經由血流進入肝門靜脈,經胞吞胞吐進入膽管,隨著膽汁進入小腸的lumen
(6) IEL
-
坐落於上皮細胞間,主要為CD8的T cell
-
當上皮細胞受感染,表現出MHC calss1,會活化IEL,促進Fas,death signal的作用* 就是所謂的extrinsic pathway apoptosis
-
另外一個途徑,當上皮細胞被感染時,會促進MIC-A,MIC-B的表現,會跟IEL上的受器結合,活化IEL,接著就會分泌顆粒把上皮細胞殺死
oral tolerance
-
簡而言之,在小鼠實驗中,如果我們不斷的餵小鼠特定的抗原,經過一段時間後,若將此抗原打入小鼠體內,就不會產生免疫反應;然而對照的小鼠則產生很強的免疫反應→→oral tolerance
-
可能是hypersensitive immune disease的解決方式
commensal organism共生菌
-
與pathogen競爭空間與營養→抑制其他細菌的生長
-
然而,抗生素會殺死這些細菌,使得平衡受到影響
-
這些共生菌能夠避免啟動體內的免疫反應:
- 在共生菌存在的條件下,會有factor抑制dendritic cell的活化,當這些immature的DC與CD4 T cell反應時,會促進其分化為T reg,抑制免疫反應
- 然而,在pathogen存在時,會促進dendritic的成熟與活化,並產生強烈的免疫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