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igation

    Tiny Notes

    • Register
    • Login
    • Search
    • 首頁
    • Notes
    • Ask
    • Latest
    • Hot
    • Tags

    蛋白質的三級結構

    基礎學科筆記
    有機化學 蛋白質
    1
    1
    1767
    Loading More Posts
    • Oldest to Newest
    • Newest to Oldest
    • Most Votes
    Reply
    • Reply as topic
    Log in to reply
    This topic has been deleted. Only users with topic management privileges can see it.
    • T
      TinyNotes last edited by

      蛋白質的結構

      (1) 一個蛋白質有多種構形conformation,其自然構造為熱力學上最穩定的狀態

      (2) 決定構型的力量:

      • covalent bond:peptide bond,雙硫鍵
      • 氫鍵:兩原子分享一個氫,其中直的氫鍵其強度較高
      • Ionic interaction:正負離子間的靜電吸引排斥力
      • Hydrophobic interaction:疏水性的物質會聚集在一起,使得水合層的所需之水變少,整體entropy上升

      (3) peptide的鍵結性質:

      • 書寫的方式,以左為N端,右為C端

      • Peptide bond的端點常會被block,來保護整個peptide
        Ex. N端acetyl(乙醯化);C端amide ;N端formyl(甲醛化)

      • Peptide bond為部分雙鍵(CO雙鍵+N的孤對電子會發生共振)
        使得六個原子共平面,因雙鍵不可轉
        另兩個角度(ψ,Ψ)則會受到R group的大小,而受到限制

      • 一般來說,peptide bond兩側的alpha碳呈『trans form』,減少steric hindrance,然而,因為proline為環形分子,cis,trans皆具有互斥作用,故兩者比例為94:6 →反而造成麻煩,cis,trans如果轉錯就會發生問題(利用isomerase控制)

      蛋白質的一級結構

      • 為胺基酸序列與雙硫鍵的位置

      • 決定了分子的三級結構

      • 一個基因不一定只對應到一個蛋白質(蛋白質的數量,比基因還要多)

      • SNP: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個人化醫學,一級結構上單點核苷酸的變異,導致轉譯出的蛋白質可能略有差異性存在。未來,可能會根據個體的狀況差異,給予不同的處方與醫療

      • 經由加權平均後,平均一莫耳胺基酸殘基的分子量為110g
        若有一蛋白質重X,將他除以110可得大致上的胺基酸數目

      蛋白質的二級結構

      (1) alpha helix

      • 數種結構:3.613(最常見);310(常見但短片段)
        表示法:數字為一圈的胺基酸殘基數;下標為形成氫鍵的O與H相隔的原子數量

      • 3.613:每圈3.6個殘基,每個殘基高0.15nm,每圈高度0.54nm

        • 由N端開始,第n個胺基酸的(C=O)與第n+4個(NH2)會形成『氫鍵』
        • 以右旋的結構存在,比左旋來的安定;R group在helix外側
        • 第1個胺基酸,大概會與第8個胺基酸重疊,距離遠所以較為安定
        • 其中N端的4個胺基,與C端的4個CO,未形成氫鍵,故可與外界之acceptor或donor形成氫鍵,是謂『helix capping』
        • helix dipole:N端帶正電,C端帶負電,形成一個dipole
      • 胺基酸

        • 易出現的胺基酸:MALE K
        • 不易出現的胺基酸
          Gly(自由度太高),Pro(自由度太低)
          Lys,Arg:帶有正電
          Ser,Thr:具有OH,易形成氫鍵
          Glu比Asp多:COO處離helix較遠
        • 結論:不喜歡OH,帶電,大R group,自由度太高或太低者
      • 310:為常出現的短片段

        • 每3個就繞一圈,因此第一個與第四個AA的斥力強,導致片段短,大概只能一圈
        • 由N端開始,第n個胺基酸的(C=O)與第n+3個(NH2)會形成『氫鍵』

      (2) beta sheets

      • 每條peptide成Z字形結構,彼此以氫鍵結合

      • R group,氫鍵,peptide走向三者平行

      • 若方向相同為parallel;反之則為antiparallel
        anti的較為穩定,具有直氫鍵;parallel的則歪的

      • Beta turn:

        • 常出現在下列兩個情況,為4個殘基組成的轉折構造,其中第一個殘基的CO會與第四個殘基的NH2形成氫鍵
        • proline turn:為cis form的proline所造成的轉折
        • glycine turn:因具有高自由度,易造成轉折的出現
        • 重要性:常為post 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的位置

      (3) supersecondary structure

      • 數個二級結構組成motif,更為安定

      (4) domain的概念

      • 蛋白質區塊切開後,結構不會崩解者,仍能維持其原來的結構
      • 每個domain有特殊功能,然而分開後不一定具有獨立功能
      1 Reply Last reply Reply Quote 0
      • First post
        Last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