譫妄Delirium
-
簡介
譫妄(delirium)是急性發作的精神混亂,通常有個underlying的原因,導致精神混亂、注意力不集中、認知功能障礙等。這些症狀時好時壞(波動性),且在老人家比較容易出現。譫妄會增加住院患者的死亡率、住院天數和併發症的產生,因此需要特別注意。
流行病學
-
隨著年齡增加而增高(老年人較為常見)
-
有研究指出,近30%的老年人在住院期間出現譫妄
在老年的手術患者,研究指出發現率從10-50%都有
誘發因子
(1) 口訣:DELIRIUM
- D:Drug (新藥物/要物交互作用)
- E:Electrolyte imbalance (脫水、離子失衡)
- L:Lack of drugs (戒斷症狀、藥量不足)
- I:Infection (呼吸道、泌尿道感染要注意)
- R:Reduced sensory input (視力、聽力障礙)
- I:Intracranial (中風、出血、感染等)
- U:Urinary and bowel (尿滯留、糞便阻塞等)
- M:Myocardial or lung (心肌梗塞、心律不整等)
(2) 相關藥物
- 抗膽鹼藥物、TCA、抗組織胺、鎮靜安眠用藥、鴉片類藥物等
(3) 其他誘發因子
- 約束、不熟悉的環境、營養不良、疼痛控制不良、器官衰竭、高血糖、低血糖等
臨床表現
(1) 症狀急性發作、且波動性 (時好時壞)
(2) 意識障礙
- 神志不清楚、注意力無法集中
- 高活動型(hyperactive)
煩躁不安、躁動、侵略性、出現視幻覺(看到可怕、不好的東西)
對於刺激異常的敏感 - 低活動型(hypoactive)
安靜、疲倦、反應變慢、嗜睡
診斷的難度較高,容易被醫療人員忽略,預後較差 - 混合型(mixed)
(3) 認知功能改變:思考混亂、講話答非所問
(4) 其他特徵:日夜顛倒
診斷
可以使用CAM量表做評估
急性發作病程波動 1a:與平常相比較,是否有任何證據顯示病人精神狀態產生急性變化 1b:這些不正常的行為是否在一天中呈現波動狀態?(症狀來來去去、嚴重程度起起落落) 注意力不集中 2:病人是否集中注意力有困難?(容易分心、無法接續剛剛對話) 思考缺乏組織 3:思考是否缺乏組織、不連貫?(答非所問、不清楚、不合邏輯、無預期的從一個主題跳到另一個主題) 意識狀態改變 4:整體而言,病人的意識狀態為過度警覺、嗜睡、木僵(Stupor)、昏迷 總評 1a+1b+2皆為『是』;且3或4任何一項為『是』 治療
(1) 最重要:找到underlying的原因
(2) 非藥物治療
- 避免環境變化,熟悉的環境、減少過多的刺激
- 給予照光,讓患者能夠恢復日照節律
- 注意安全,避免跌倒
- 盡早移除不必要的管路
(3) 藥物治療
-
當譫妄威脅了自己和他人安全,或影響接受的治療時,才考慮使用藥物治療
-
Haloperidol是最常使用的藥物,但要注意QT prolong的狀況
-
BZD類藥物能會讓譫妄惡化,應盡量避免使用
臨床老年精神醫學第二版
台北榮總精神科教學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