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尿液滯留
-
簡介
急性尿液滯留(AUR)的定義是無法自主的排出尿液,是最為常見的泌尿科急症,不論在值班或急診都常遇到,常常造成患者的不適和焦慮。
流行病學
(1) 在男性較為常見,隨著年齡增加,在超過60歲最常見
(2) 女性則相對罕見成因
(1) 出口阻塞
- 是急性尿液滯留最為常見的成因
- 男性
以攝護腺肥大BPH最常見
其他成因包括癌症、創傷、尿道狹窄、結石、攝護腺炎等 - 女性
罕見,通常和結構的變化有關
包括骨盆腔器官脫垂、骨盆腔腫塊等
(2) 藥物
- 要特別小心抗膽鹼藥物和擬交感藥物
(3) 神經缺損
- 逼尿肌的感覺和運動神經受損
- 逼尿肌和括約肌不協調(dyssynergia)
臨床表現
- 患者無法自主排出尿液,導致下腹脹和不適,造成患者坐立難安,非常焦慮,血壓跟著升高
- 然而,在慢性尿液滯留的患者,急性的惡化反而會以『overflow urinary incontinence』表現
評估
(1) 病史詢問
- 過去史、下泌尿道症狀、是否有上述的誘發因子等
- 藥物史一定要review
(2) 理學檢查
- 下腹部觸診:通常可以摸到脹大的膀胱
- 肛門指診:評估BPH、腫塊、anal tone等
- 內診:在女性的AUR患者,要評估骨盆腔
- 神經學檢查
(3) Lab
- 記得要送尿液檢體,評估腎功能(尤其是慢性尿液滯留者)
診斷
若理學檢查和病史指向AUR→放導尿管
不一定要等到超音波才做後續的治療急性處置
(1) 膀胱減壓
- 最重要!就是放導尿管(尿道or suprapubic)!
- 可能的併發症包括血尿、暫時性低血壓、阻塞後利尿
- 同時要避免使用惡化尿液滯留的藥物
(2) 導尿管要放置多久
-
要先確認造成AUR的原因
-
若是可逆的成因(ex. UTI),則盡早嘗試排尿
避免導尿管放置的併發症 -
若是無法緩解的成因(ex.脊髓受損),則可能要長期放
-
BPH造成的AUR
在診斷AUR後,同時給alpha-blocker,並評估排尿的狀況
若一直無法自主排尿,考慮手術治療
Barrisford GW, Steele GS (2018). Acute urinary retention. Retrieved 2018 April 7th from www.uptodate.com
-
Hyponatremia, Hypoalbumenia 也可以造成AUR ㄛ
-
@yuchi1058 感謝補充!我還第一次聽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