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科國考複習摘要-附屬器、良性疾患、惡性腫瘤
-
2022年檔案請點連結
皮膚附屬器疾患
(1) 皮脂腺/汗腺
-
痤瘡(Acne vulgaris)
俗稱青春痘,為毛囊皮脂腺的發炎
和角質栓子(comedone粉刺)、雄性素、丙酸痤瘡桿菌(P. ances)有關
治療包括外用類固醇/benzoyl peroxide/A酸;口服抗生素;口服A酸
註:口服A酸會造成皮膚/嘴唇乾、血脂和肝功能升高、致畸胎性 -
酒糟(rosacea)
無粉刺可和痤瘡鑑別
臉部的慢性發炎→持續紅斑及微血管擴張,有時出現丘疹和膿疱
白種人較多,慢性可能造成rhinophyma(酒糟鼻)
治療包括metronidazole藥膏(不是類固醇!!);急性發作可給doxycycline -
Periorificial dermatitis
好發年輕女性,類似酒糟,主要在口周和眼周
治療為metronidazole藥膏或口服抗生素!給類固醇可能惡化
(2) 頭髮
-
頭髮生長分成Anagen(生長期);Catagen(停止生長)、Telogen(休止期)
-
不正常的落髮量:一天掉>100根頭髮
-
雄性禿
最常見→前額髮線後退(M型)+頭頂侵犯
和DHT有關,由睪固酮經毛囊的5α還原酶(type II)產生
治療包括Minoxidil、5α還原酶抑制劑(ex. Finasteride)、植髮 -
圓形禿
alopecia areata,俗稱鬼剃頭,可能和免疫攻擊毛囊有關
造成一至多塊的圓形落髮區域,有時全身的毛髮都脫落
指甲也可能受影響,產生凹陷、粗糙等表現
治療包括局部類固醇、免疫調節藥物等
若只有局部落髮,通常之後會自己長出來,不一定要治療 -
生長期落髮:分裂的毛囊受到化療/放療影響→大範圍落髮
-
休止期落髮:提早進入休止期,和系統性因素、營養、藥物等有關
-
其他:外力、感染性(ex.梅毒→如蟲亂咬Moth-eaten hair loss)
良性皮膚疾患
(1) 血管腫瘤(內皮有增生)與畸形(先天構型異常)
-
嬰兒血管瘤(hemangioma)
嬰兒最常見的血管腫瘤,良性,自限性(大部分在五歲前自行消退)
分proliferation期(內皮快速增殖)和involution期(出生後一年開始消退)
若影響重要部位要治療→beta blocker/類固醇/雷射/手術 -
Port-wine stain
為微血管畸形造成的紅斑→會隨成長變大、顏色變深、終生存在
可能會合併一些症候群(ex. Sturge-Weber syndrome→神經併發症) -
Pyogenic granuloma
相對常見,女性較多,亮紅色的良性腫塊,可能造成不適和出血
和創傷、賀爾蒙(懷孕!!)等因素有關
(2) 其他良性腫瘤/增生
-
表皮樣囊腫
俗稱粉瘤,真皮層出現由上皮細胞組成的囊袋
表面常會有開口,囊腫若破掉會引起發炎 -
Seborrheic keratosis(SK)
俗稱老人斑,由不成熟的角質細胞增生而成
表面看起來油油的,顏色棕/黑色、像是『貼在皮膚上(stuck-on)』
Leser-Trelat sign:突發大量的老人斑,記得要查腸胃道癌症 -
汗管瘤(syringoma)
良性的汗管腺瘤,常見,主要分布於眼周 -
疤痕
肥大性疤痕(局限於傷口的疤痕增生)、蟹足腫(超過原傷口範圍)
和體質有關,常發生胸骨處等皮膚張力大處,病灶可能會癢
治療包括注射類固醇、液態氮、雷射、矽膠貼片、切除+放療 -
黑色棘皮症(Acanthosis nigrican)
皮膚絨毛狀增生,顏色變深(看起來髒髒的),分布於頸/腋下等皺摺處
可能和胰島素阻抗有關,部分和腫瘤有關(尤其是腸胃道/生殖泌尿道)
部分則和藥物有關(高劑量菸鹼酸、類固醇、口服避孕藥、生長激素)
癌前病灶與癌症
(1) 癌前病灶
- Actinic keratosis (AK)
慢性日曬傷害所產生,可能會進展至鱗狀上皮癌
病灶有緊黏的角質脫屑,剝除後會疼痛 - SCC in situ
癌化的細胞尚未超過基底膜,包括Bowen disease(紅色的乾癬樣病灶)、Erythroplakia of Queyrat(生殖器的紅色斑塊)
(2) 鱗狀上皮癌SCC
- 源於角質細胞,且癌化的細胞超過基底膜→呈現斑塊或結節
- 分化良好的SCC,遠端轉移不高;分化不好或免疫抑制,轉移風險高
- Keratoacanthoma:SCC變型,圓頂狀結節,中央有過度角化
- 在臉部/重要功能部位→可做Mohs surgery,減少切除範圍
(3) 基底細胞癌BCC
-
BCC是最常見的皮膚惡性腫瘤→低轉移風險,但具有局部侵犯性
-
常見於頭頸部,可以分成Superficial、nodular等類型
可能合併潰瘍,像是被老鼠咬過(rodent ulcer) -
病理
不典型的類基底細胞,出現nuclear palisading(腫瘤外圈細胞的細胞核和表面垂直);腫瘤細胞周圍也可能出現裂縫(cleft) -
治療:手術切除、mohns surgery等
(4) 黑色素瘤Melanoma
-
ABCDE法則
Asymmetry(不對稱)、Border(邊緣不規則)、Color(不均勻/超過一種顏色)、Diameter(>6mm)、Evolution(產生變化) -
危險因子:過度日曬、皮膚型(易曬傷)、家族史、黑色素母斑>100個
-
分為水平期(局限上皮層)和垂直期(侵入真皮層)
腫瘤的厚度(侵犯深度)影響轉移的可能,最重要的預後因子 -
分類
- Superficial Spreading Melanoma
水平期長,較晚進入垂直期,白人最常見 - Nodular melanoma
第二常見,早期進入垂直期 - Lentigo maligna melanoma
導因於慢性日光傷害,主要在老人出現 - Acral lentiginous melanoma
亞洲/非洲較常見;位於手腳掌、指甲下
指甲下黑色素瘤會破壞指甲、影響指頭 - (台灣人最常見的類型:Acral lentiginous melanoma)
- Superficial Spreading Melanoma
-
常見的轉移位置:淋巴結、皮膚、肺臟、肝臟
-
治療
依據深度決定,淺層(<1mm)可能手術切除即可;更深層、或是有轉移,可能需要其他治療(如:IFN、標靶、免疫治療)
(5) Paget disease
- 乳房:乳頭/乳暈的慢性潰瘍表現,和乳癌有很大的關聯性
- 乳房外:泌尿生殖器的慢性潰瘍,和下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癌症有關
- 病理:上皮出現『惡性腺癌細胞』(Paget cells)→偏大偏白的細胞
(6) 其他腫瘤
-
皮膚T細胞淋巴癌(cutaneous T cell lymphoma,CTCL)
以皮膚為最初表現的T細胞淋巴癌(淋巴/其他器官在後期也會受到影響)
Mycosis fungoides為最常見的一種,以CD4為主,以斑/斑塊/腫塊表現
Sezary syndrome則為廣泛皮膚侵犯+循環中出現惡性細胞(Sezary cell) -
Kaposi sarcoma
一種血管腫瘤,和HHV-8有關,常出現在免疫抑制患者(ex. AIDS/移植)
可能侵犯皮膚(紫紅色無痛病灶)、內臟(腸胃道/呼吸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