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衰竭簡介
-
定義
(1) 心臟衰竭
- 是一種心臟結構或功能異常的臨床症候群,患者因為心臟輸出量減少及心內壓力升高,導致典型的症狀(ex. 喘、腳踝腫、疲倦)或徵象(ex. JVP升高、肺部囉音、周邊水腫)。
(2) 分類與診斷標準
-
HF with Preserved EF (HFpEF)
- 出現心臟衰竭相關症狀/徵象
- LVEF≧50%
- 利尿鈉肽升高,且至少要有相關結構性心臟病 (ex. 左心室/房擴大)或舒張異常
-
HF with mid-range EF (HFmrEF)
- 出現心臟衰竭相關症狀/徵象
- LVEF介於40-49%
- 利尿鈉肽升高,且至少要有相關結構性心臟病 (ex. 左心室/房擴大)或舒張異常
-
HF with reduced EF (HFrEF)
- 出現心臟衰竭相關症狀/徵象
- LVEF<40%
流行病學
-
在已開發國家,成人的盛行率大約為1-2%
70歲以上,盛行率可增加至超過10% -
HFpEF vs. HFrEF
HFpEF患者年紀較大、女性較大、常有高血壓/心房顫動的病史、較少有心肌梗塞的病史
成因
心臟衰竭的成因非常多,在此僅部分條列,有興趣可以參考治療指引的表格
(1) 心肌受損
- 缺血性心臟病
- 有毒物質:藥物(毒品、Doxorubicin)、輻射、重金屬等
- 免疫與發炎:感染、Churg-Strauss、Giant cell myocarditis、自體免疫疾病等
- 浸潤性疾病:類澱粉沉積、Pompe、Fabry、癌症等
- 代謝異常:賀爾蒙失調、營養失調(ex.缺乏thiamine)等
- 基因異常:各種心肌病變、擴張性心肌病變等
(2) 血液裝載出現異常
- 高血壓、瓣膜性心臟病、心包膜疾病、體液過多
(3) 心律不整
- 心搏過速、心搏過緩
心臟衰竭的症狀與徵象
(1) 症狀
-
典型症狀
喘、端坐呼吸(orthopnea)、陣發性夜喘(PND)、活動耐力下降、容易疲倦、腳踝腫 -
Less typical
夜咳、Wheezing、腹脹、胃口變差、混亂、憂鬱、心悸、暈、前彎時喘(Bendopnea)
(2) 徵象
-
特異度高
JVP升高、出現第三心音(Gallop)、Hepatojugular reflex、apical impulse往側邊偏移 -
特異度較低
體重增加(>2kg/w)、體重減輕、惡體質(cachexia)、心雜音、周邊水腫、肺部囉音、肺底扣診dullness(因肋膜積液)、心搏過速、心律不規則、喘、肝臟腫大、腹水、Cheyne Stokes呼吸、四肢冰冷、寡尿、脈壓變窄(pulse pressure)
診斷
(1) 詳細的病史詢問與理學檢查
(2) 心電圖
- 心臟衰竭患者不太可能有完全正常的心電圖,用來排除HF
(3) 初步可以使用利尿鈉肽
- BNP>35pg/mL,或NT-proBNP>125pg/mL
- 可以用來排除心臟衰竭,但無法用於確診
- 其他造成利尿鈉肽升高的原因:年齡、腎衰竭、心房顫動
其他造成利尿鈉肽偏低的原因:肥胖
(4) 超音波
- 提供心臟收縮及舒張功能資訊、壁厚度、肺高壓等資訊
預防心臟衰竭的惡化
(1) 高血壓-SPRINT study
- 在大於75歲的患者,將血壓控制在120mmHg,能夠減少心臟衰竭的死亡/住院
(2) 糖尿病與HF
- Empaglifozin能夠改善心臟衰竭的住院風險、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死亡
其他降血糖藥物並無此效果
(3) 飲酒
- 呈現U字型,適量飲酒者,其新產生HF的風險最低(7 drinks/w),過量飲酒則會增加心肌病變的風險
(4) 生活型態:運動、戒菸、減重等
(5) 藥物
- Statin、ACEi、Beta-Blocker等
- ACEi:可用於無症狀的LV功能異常患者(不論是否有心臟梗塞病史),以延緩或預防HF的產生 (I)
- Beta blocker:可用於無症狀的LV功能異常患者(有心肌梗塞病史),以延緩或預防HF的產生 (I)
Reference
2016 ESC Heart Failure Guideline